B12:吃遍中国/好吃周刊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9月25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舌尖上的台北老字号
久远
  文/久远

  说到美食,很少有城市能如同台北一样包罗万象:从传统中式小点到吮指卤味,从咖啡店到火锅店,从高级餐厅到夜市排档,山间、街边、楼顶,都藏着经过岁月考验的世间美味。

  一碗惊艳的面

  百年历史的“度小月”在台北赫赫有名。它家的担仔面,精致小碗,没有肥肉的肉臊鲜香浓郁,配以甜虾头熬成的高汤,上桌前先以热水热碗,面稍烫一下即捞起,撒上豆芽、香菜,再佐以蒜泥、乌醋、虾仁,热气腾腾端到你面前。

  “度小月”源于南部渔家在无鱼可打的小月里谋生的面摊,汤、料、面都无比美味,还有酥炸花枝丸、南瓜冰以及招牌肉圆,几乎人人必点。尤其在夜半的忠孝路店内,还能吃到热腾腾的肉臊面,真是让人感动到哭——还总能巧遇住在忠孝东路附近的大小明星们呢!

  “永康牛肉面”则最早发迹于永康公园旁的小面摊,老板是一名退伍老兵,用家常调制的豆瓣酱搭配熬煮牛肉面,川味道地,人们争相品尝,陪伴台北人成长,成为最怀旧的老味道。

  还有“林东芳牛肉面”,在八德路2段274号,这家店的火爆无法用语言形容,反正下午两点过去还是要排长队,不过速度蛮快,很快就排到。大碗的半筋半肉面,点的人最多,真的是非常好吃,牛肉和牛筋烧得恰到好处,已经酥烂但又不至于烂得一塌糊涂,仍旧嚼劲十足。

  至于大同区天水路20号的春发牛肉炒面,也是许多老台北做梦都会流口水的念想。虽是平价老店,但对于学生还是很奢侈的,总要存好一阵子钱才会去大快朵颐一番,从此一辈子念念不忘。

  吃不够的面线和米粉汤

  阿宗面线在西门町开了40年,实在太出名,一天到晚都是人潮长龙。它家只卖大肠面线,分大小碗,不提供座位,食客只能端着碗吃。一边是沿街排队的,一边是捧着烫口面线场面相当壮观。

  艋舺公园边有家隐身巷弄里的大肠面线店,连名字都没有,就在“福州元祖胡椒饼”旁边,也是近半世纪老店,不仅古早味出名,最大特色是大肠包在鱼浆里。一般店家只将大肠卤熟,再剪一剪放到羹汤里,而他家则遵循古法,放凉后还得用新鲜鱼浆包好,再放进大锅里小火慢煮,没有一点腥臭味,还多了鱼浆的鲜甜。

  这家店除了大肠面线,另一招牌就是鱿鱼羹。上等鱿鱼,同样包进鱼浆里小火煮熟,Q嫩弹牙,与浓稠汤头形成绝美滋味。

  板桥文化路致理商专对面的油库口面线,大肠入味,蚵仔肥硕鲜嫩,羹汤味正——一碗好的面线还能怎样?这些已经足以成为常来油库口的理由。有多少人是大老远赶过来,只为一碗超好吃的面线喔,看着门口大排长龙的计程车就知道这里的好味道不是盖的,永远的人潮人海啊! 

  对了,大同区民乐街3号(永乐市场旁)民乐旗鱼米粉汤得顺便提一下。据从小吃到大的人说,中午12点以前一定要去吃,要不然就不是正宗的了,因为一家店面分成上午跟下午两家店在经营喔!三层肉跟新鲜的旗鱼米粉都是必点的!当然还有炸甜不辣和外皮薄而酥脆的炸豆腐!

  那些人如潮水的街巷小店

  万华区广州街的周记肉粥店,肉粥采用大骨熬的高汤,加上生米煮成粒粒分明的饭,撒上油葱酥,并附上一块肉羹,组成一碗完美的台式肉粥,只要15新台币(约人民币3元!)这种粒粒分明的粥,在很多外乡人看来更像汤泡饭,但台北人喜欢吃,在这里的老顾客,不少人都是二碗起要,经常能看到刚吃完离开的客人桌上,码放着高高的一摞碗!

  因为历史上被日本占据过,饮食或多或少受到影响,台北还有挺多经营日式料理的小店。“肥前屋”是中山区中山北路上值得推荐的一家鳗鱼饭店,价格不算便宜,但经常遇到排长队,就是为了那么简单却销魂的一碗鳗鱼饭,十五年来吸引了无数人。酱汁入味,鱼肉鲜香,不腻不咸不油但很回味,一口鳗鱼一口米饭,简直停不下来。

  忠孝东路四段216巷那里,还有一家经营了三十多年的关东煮铺子,没有招牌、店面,单凭简单摊位,每晚却吸引如水人潮来此报到,想吃,还得排队,才有可能轮到点餐。 因为没有菜单,全凭客人看着锅里想着碗里,在种类繁多的煮料里挑选,从软Q猪血糕、蒟蒻,到高丽菜卷,还有老板娘亲手炸的牛蒡天妇罗,即使经过热汤熬煮仍能保持爽脆口感,更成为一大招牌。

  同样在忠孝东路上,“东区粉圆店”也是人潮汹涌,出没的个个都是甜食动物。招牌粉圆很像珍珠奶茶中的珍珠,Q弹软糯,再配上黄瓤甜地瓜、红豆、芋头,深深掳获人心。

  越夜越吃得欢

  到了晚上,台北大大小小的夜市简直是大胃王的福地,西式牛排、铁板烧、红油抄手、大饼包小饼、刀削面、猪肝汤、花枝羹、蚵仔煎……明明刚吃过晚饭,夜市一逛,又食欲大开。

  在宁夏夜市摆摊已有15年的感恩东山鸭头,老板每日采购食材,并经过细心处理后,才放入特制陈年老卤汁中炖煮入味4到5个小时之久,经过高温油炸后更是香气扑鼻,每咬一口都充满香甜卤汁的浓郁。

  而饶河夜市,从八德路这头的牌楼进去,走到底就是清代创建的松山慈佑宫,你会发现一个胡椒饼摊子人气超级旺,许多人即使下雨打着伞也要排队吃到;然后会经过三家药炖排骨,生意最好的是中间的“陈董”,许多新的夜市美食如雨后春笋:“爆浆鸡腿卷”、“焗烤起司洋芋”……当然,超级老字号的巷弄小吃永远都不会让人失望。

  至于大名鼎鼎的士林夜市,从捷运剑潭站出来的那一片实为几年前新起的市场,而老夜市在剑潭站斜对面往前不远处。新市场游客比较多,而老夜市才是台北人心目中更原汁原味的,那里尤其老字号多,忠诚号花枝羹和豪大大鸡排,还有蚵仔面线、蚵仔煎、珍珠奶茶、广东粥、日式寿司、炸鸡排、生煎包、盐水鸡、葱油饼、大香肠、甩饼、药炖排骨、马铃薯片、青蛙下蛋……数都数不过来。

  食物飘香,夜夜人声鼎沸。吃完小吃,再来一份冰品吧:雪花冰、仙草冰、爱玉冰、泡泡冰、绵绵冰……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焦点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随笔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新民资讯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艺评论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第17届亚运会特别报道
   第A23版:第17届亚运会特别报道
   第A24版:广告
   第A25版:财经新闻
   第A26版:时令/新民健康
   第A27版:专版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阅读/连载
   第A31版:广告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新民环球
   第B02版:新民环球/讲坛
   第B03版:新民环球/讲坛
   第B04版:博览/新民环球
   第B05版:军界瞭望
   第B06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7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8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美食物语/好吃周刊
   第B11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12版:吃遍中国/好吃周刊
   第B13版:好吃周刊/美食专列
   第B14版:优游食林/好吃周刊
   第B15版:市场资讯/综合
   第B16版:专版/市场资讯
   第B17版:新民楼市
   第B18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9版:广告
   第B20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1版:广告
   第B22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3版:广告
   第B24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5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26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7版:市场资讯/综合
   第B28版:综合/市场资讯
舌尖上的台北老字号
瑶族“火麻鸡”
新民晚报吃遍中国/好吃周刊B12舌尖上的台北老字号 2014-09-25 2 2014年09月2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