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4: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10月18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空间和停车位
陈钰鹏
  陈钰鹏

  人活在地球上需要有空间,人与人不能靠得太近,参加一个派对、和贸易伙伴谈生意、和陌生人一起同乘一部电梯……都需要保持空间距离。

  人类的祖先以狩猎和采集果子为生,经常遭遇危险,人身上至今保留着许多原始的恐惧,它们常常影响着人在空间的行为。如果一个陌生人靠我们太近,我们会情不自禁地后退。

  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在其所著之《潜在尺度》一书中谈到“空间关系学”,开创了一个全新的科学分支。空间关系学是研究人与人在不同社会环境、社会团体或文化群落之间对空间的需要以及人对周围空间感觉的一门科学。通常把人际间距分为四种,间距最近的称为知己间距,是知己和情侣等人之间的间距;稍远一点的称为私人间距——好朋友和家庭成员等之间的间距;再远一点的间距称社交间距,是合作伙伴和普通同事等之间的间距;最远的空间间距叫公众间距——和陌生人需要保持的间距。

  按欧美人的理念,在陌生的地方、在陌生人面前要牢记公众间距。比如有的行为学家建议,在一家不熟悉的餐馆用餐,最好选择能一眼望见门和窗的座位(以便在发生意外事件时迅速作出反应)。根据空间关系学的理论,大自然赋予人类大脑的防范智慧更多的是用来对付地面危险的(所以人们习惯于筑篱笆建围墙,却没有布网防空的倾向)。很多人把侵犯任何一种空间间距都看作“侵犯领域”,哪怕是蔷薇花穿过篱笆长到邻居家去了也算。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保持的间距是公众间距,而这一间距和人类祖先为保护及防卫自己、营造安全生活而形成的本能关系最大。这种本能的残留以及人为自己生存而产生的不同程度的自私性,往往导致人与人在空间关系中的矛盾。在空间有限、居住条件困难的情况下,会更强烈地体现出人际空间矛盾。于是不少人沾染了占据公共面积的陋习,把家里的破东西放在公共走道上,公共楼梯上方张灯结彩似的吊满了无用的物件……以种种方式达到占有公共面积的目的。

  形势变了,中国老百姓终于迎来了“广厦千万间”的时代,但由于精神文明建设没有跟上物质文明的发展,人际空间关系依然存在问题,甚至生出了新的矛盾。有私家车的人不得不考虑停车的空间问题,小区的停车位紧张,车回来晚了往往很难找到车位,车子越来越多,问题越来越严重。每天车辆出口处总斜横着一辆车,似乎在示威:老子没地方停车,你们能拿我怎样?车辆开出去很是费劲。实在没办法时,有的车就爬上了绿化地,半辆车停在草地上,还有的车干脆挡在通道前。狗可以在草地撒尿和拉屎,没人敢指责;现在汽车也有了进草地的一半资格了。有趣的是狗和汽车(确切说是车主)发生了矛盾,因为狗喜欢跷起腿搭在轮胎上小解;苦于没有抓住现行,常听车主在骂娘。不知杜工部他老人家还有什么相应的愿望,可以启发和指点我辈后代。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新民观察·要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广告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专版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文化新闻
   第A12版:文化新闻
   第A13版:文化新闻
   第A14版:体育新闻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建筑物语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镜头艺术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名家示范/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新民拍卖俱乐部
   第B12版:新民拍卖俱乐部/国家艺术杂志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目击
小议《弟子规》
刘品“留品”
鸡汤不是地沟油
跑友仨
闻香
今宵灯谜
空间和停车位
新民晚报夜光杯B14空间和停车位 2014-10-18 2 2014年10月18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