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8年起,上海作协推出上海写作计划,每年九十月份邀请世界各地的作家来上海生活、交流文化,迄今已有38位来自23个国家的作家驻沪,今年参加的有来自7个国家的9位外国作家。今年的活动主题是“时时刻刻”。
丹麦小说家汉斯·海宁·哈默刚到沪,就被林立的摩天大楼震撼到,他比喻说:“我像是从《格列佛游记》当中来到一个‘巨人国’,站在所有‘巨人’中间。”汉斯特别喜欢上海的公园和弄堂,喜欢看大妈跳广场舞、打太极。有一次在弄堂里闲逛,突然有一位老人跟他说“你好”,汉斯回忆道:“他上来挽着我,带我走进他们家的院子,我闻到各种香料的味道,他在厨房给我泡热茶。这种居民的友好让我非常感动。”而杰米·潘奎维在上海甚至学会了跟菜场大妈杀价。
9位作家在这两个月中作品产量颇丰——彼德·杰科斯恰好完成了一篇个人的长篇小说,维多利亚·凯萨雷斯从上海的生活经历中汲取灵感,开始了新一部长篇小说的创作。实习生 陈怡鸣 本报记者 夏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