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药的毒副作用减轻了
很多患者一提起化疗,就想到了恶心、呕吐、掉头发等。自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高效低毒的第三代化疗药物(紫杉醇、多西他赛、吉西他滨、长春瑞滨等)陆续运用于临床,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不再那么可怕,大部分病人的化疗是安全的。到了21世纪以后,培美曲赛等一些更加低毒性的化疗药物应运而生,用药后发生中重度毒性反应约5%。
治疗策略的改进对减轻毒性反应作用显著,某些毒性大的化疗药物分开应用,采取每周、小剂量的方案,同时,临床上落实一系列保护及辅助治疗措施来预防和治疗化疗的副作用。
大多数肺癌患者能从化疗中获益
随着第三代化疗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给非小细胞肺癌的化疗带来了希望,许多临床研究进行了新老方案的比较,认为新药方案优于老方案,有效率在30%-40%,1年生存率为40%左右。同时有临床研究也证明以新药联合铂类的两药联合方案优于新药单药,能提高缓解率近1倍,中位生存时间明显延长,因此新药和铂类两药联合方案成为目前公认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标准化疗方案。绝大部分(60%-70%左右)的患者能从化疗中受益,包括生活质量的改善、生存时间的延长,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晚期和老年绝非化疗禁忌
肺癌确诊的时候,真正能做手术的早、中期患者不到30%,大部分都是晚期患者。而且肺癌也是老年人常见的肿瘤。如果接受规范化疗的话,这并不可怕,大部分老年或是晚期患者都能改善生活质量,并能在这个基础上延长生存时间。能不能化疗,肿瘤分期不是最关键的,还是取决于病人功能状态评分(PS评分),如果患者PS评分大于2分,即身体虚弱只能卧床,则不再考虑化疗。
调整心态、保持乐观、增加营养支持
肺癌患者的心态明显影响其预后,良好的心态可以改善预后,而消极的心态则可加重病情,使人丧失生存意志,迅速萎顿,甚至危及生命。面对化疗,肺癌患者应首先调整自己的心态,树立必胜的信念。在整个化疗期间必须重视加强营养的补给,少吃多餐,多吃易消化的饮食。在食品的种类上不要有太多的“禁忌”和“发物”,也没有必要一定每天每餐都离不开“补品”。
总之,化疗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么可怕。患者需保持乐观的心态,与医生并肩,共同制订适合的化疗方案,并结合靶向治疗,从而实现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的目标。
揭志军(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