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商务委副主任顾军在会上指出,根据一些学者的研究,从全球性或区域性研发总部的数量上看,研发投入强度最大的1000座城市中,上海仅次于东京和硅谷,在国际上处于比较领先的水平。据悉,当前外商投资企业研发投入经费已占上海研发投入一半左右,新产品产值和销售收入占上海比重均超过三分之二。截至9月底,在沪落户的世界500强企业研发机构有120多家,这两个数字分别占全国总量的1/4和1/3。包括通用电气上海研发中心、杜邦上海研发中心、联合利华中国研究院,以及新近成立的强生亚太创新中心在内,目前已有30多家外资在沪研发中心的级别均为全球最高级。这些在各自领域和行业世界顶尖的外资研发中心,既能够积极整合配置全球创新资源,又能为4万多名中方研发人员搭建宽广的就业平台。2013年,沪市外商投资企业及研发机构的专利授权量超过2万件,且以创新类的发明创造和实用新型为主,产权超过三成归属本地。
那么如何结合政策红利用足“外脑”资源?市商务委主任尚玉英此前曾透露,以建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为契机,上海正积极探索“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模式,加快形成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的创新服务和保护机制,吸引更多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企业科技创新中心落户申城。对此,自贸区联合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炯日前也在北杭州湾创新转型论坛上介绍,现阶段自贸区在金融监管方面有两个大的突破:一是人民币双向资金池;二是海外融资,即企业能降低25%-30%的成本进行人民币融资,并将融资资金用于境内实业的投资。据悉,未来申城将鼓励本市股权投资基金和境外PE或VC合作,建立起对全球优秀科技创新资源的发现和培育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