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5:军界瞭望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11月13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尖端利器亮相珠海,“中国力量”全景展示
吴健
■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在第10届珠海航展上展出的防空导弹武器系统
  11月11日至16日,第10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珠海航展)在珠海机场隆重举行。本届航展内容丰富,不仅有多款新型军用飞机首度公开,同时结合近年的开发成果,形成系列化“产品链”,展现出中国航空航天和兵工产业的勃勃生机。其实,对比历届珠海航展的变化,从航展规模、内容,再到观众们使用的照相器材,全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正是中国迅猛发展的鲜活写照。

  展品丰富 蔚为壮观

  本届珠海航展上,最受瞩目的展品无疑是歼-31“鹘鹰”隐形歼击机。从外观来看,歼-31采用低可视度(隐形)气动布局,机身普遍采用菱形设计,机头两边的“折角线”突出,两侧的进气道为船型,机腹平坦,与中国研制的第三代战斗机——歼-10有明显区别。

  另外,与西方主流航展一样,无人机已成为珠海航展的新亮点。“攻击-1”是这次航展最受瞩目的无人机,它被放置在中国军方室外装备展区,展板显示它具有“侦察打击一体化”特征,面对稍纵即逝的“时间敏感性”目标时能够“发现即摧毁”。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攻击-1”参加了不久前举行的上合组织“和平使命-2014”军演,成功摧毁精心伪装的“恐怖分子窝点”。在室外展区另一角,由中航工业公司研制的“翼龙-1”无人机也有极高人气。据介绍,“翼龙-1”属于长航时无人机,可连续飞行20小时以上,机身上可加装光学传感器、合成孔径雷达以执行侦察任务,也能挂载多型制导炸弹或导弹执行对地攻击任务。

  在室内展馆中,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推出的“彩虹-4”更是无人机家族中的“巨人”,它采用长机翼与V型尾翼,最多可连续飞行30小时,最大航程3500千米,起落架为收折式,机身下方装有光学传感器与合成孔径雷达,机翼下设有4个挂架,可挂载小型导弹或制导炸弹执行攻击任务。

  演示体验 精彩呈现

  珠海航展的最吸引人的节目当属动人心魄的飞行表演。在航展第一天,中外军机轮番登场,其中国产歼-31“鹘鹰”战斗机升空后表演了多次滚转动作,转弯半径非常小,显示出强悍的格斗能力。首度来华展示的俄制苏-35战斗机也毫不示弱,表演了诸多高难度飞行动作,据说这些动作绝非“花拳绣腿”,而是能在实战中“险中求胜”的绝招。

  与飞行动作变化多端的战斗机相比,中国运-20“鲲鹏”运输机的表演则如同“空中漫步”。硕大的机身在空中缓速盘旋,还不时昂起机头,进行侧斜飞行。尽管飞行姿态变化不大,但“咱们的大运真帅”的赞叹声仍频频从观众中传来。

  作为国内外重大航展及防务展的“常客”,《兵器》杂志编辑肖宁清晰地记得1998年首度观摩珠海航展时,现场只有强-5、歼-7、歼-8等二代水平的国产战机担当主角,当时的许多观众更关注俄制苏-27战机、伊尔-76运输机。如今,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中国自行研发的第四代战斗机——歼-31便已正式登场,外界对中国航空工业的关注焦点已上升到隐身战斗机、大型运输机、无人攻击机等前沿顶尖机型。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新装备都是最近十几年的研制成果。《舰载武器》杂志编辑石宏认为,中国军工展品能呈现“井喷”式增长,与国家大力支持材料、电子元器件等基础领域研发密不可分。航展现场,参展企业人员也普遍强调关键元器件和基础材料的国产化和自主供应。

  空地装备 综合展示

  纵观全球涉及防务产品的各类展会,可以发现这些展会都呈现出专业性和综合性相结合的趋势。在这方面,各种航空航天展向综合性防务展转变尤为明显,例如新加坡航展实际上是“航空航天展”、“亚洲防务技术展”和“亚洲机场设备和技术展”同步举行,经常呈现战斗机与坦克大炮“同台表演”的场面。至于著名的巴黎航展、范堡罗航展、莫斯科航展等展会尽管没有在展会名称中突出综合性元素,但在实际操作上早就向综合性防务展转变了。

  回顾近几届的珠海航展,也可以发现类似的变化。早在2012年举行的珠海航展上,中国企业不仅展出了作战飞机、无人机、导弹等传统航空航天产品,也大力推介多种地面武器和军事装备。到了本届航展,以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为代表的中国军工企业更是包揽了面积巨大的4号馆,展示从主战坦克到防地雷反伏击车在内的一大批新产品。

  在室内展区中,国产防空武器吸引了众多观众。据介绍,这里的展品大多面向国际市场,作战范围全面覆盖从超低空到高空、从近程到远程的作战区域,任务范围包括野战防空、伴随防空、要地防空的完整体系。例如,航天科技集团的“猎鹰-80”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的FD-2000都是新近公开的远程防空武器,CS/SA1型35毫米车载高炮(卡车底盘上安装35毫米双管高炮)和陆盾-2000型防空反导系统(卡车底盘上安装730型30毫米7管机炮)则是野战防空利器。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航展在展示方式方面也变得更具“含金量”。除了传统的模型、展板和实物展示,中国军工企业还把作战模拟系统带到现场,使用虚拟现实技术将原本抽象的性能数据、作战流程以最直观的方式呈现给观众。  吴健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新民资讯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读者之声
   第A11版:目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财经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文化新闻
   第A18版:文化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夜光杯
   第A24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新民环球
   第B02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03版:新民环球/社会·博览
   第B04版:艺术/新民环球
   第B05版:军界瞭望
   第B06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7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8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饕餮四海/好吃周刊
   第B11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12版:美食专列/好吃周刊
   第B13版:好吃周刊/美食大观
   第B14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B15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B16版:广告
   第B17版:新民楼市
   第B18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9版:广告
   第B20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1版:广告
   第B22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3版:广告
   第B24版:广告
   第B25版:广告
   第B26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7版:市场之窗/资讯
   第B28版:资讯/市场之窗
导读
高级军事顾问
中外精兵联演联训 军事交流开放务实
尖端利器亮相珠海,“中国力量”全景展示
新民晚报军界瞭望B05尖端利器亮相珠海,“中国力量”全景展示 2014-11-13 2 2014年11月1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