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3: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11月15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别拿番薯说事
袁晓赫
  袁晓赫

  在江西,红薯被称为“番薯”。这种生长在旱土里可爱的土疙瘩,对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前生活在农村的人们来说,都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

  每年初夏,插完早稻后,便是种番薯的最佳时节,人们从培育番薯苗的苗圃里,割下嫩绿的番薯藤,去除薯叶,每两节剪成一段,然后下土栽插。种番薯虽然简单,却是一桩苦差事。要深挖土,整好垄,最好选择阴天栽插,以利于薯苗的成活。薯苗成活后,要进行几次锄草施肥,待田里的稻谷收割完毕,就开始挖番薯,前前后后需忙碌个把月的时间。

  那个年代,哪家收的番薯都不少,少则千百斤,多的五六千斤。左一筐,右一箩,这里一堆,那里半屋。收回来的番薯先分类,最好的留种,小的留着,在农闲的日子里中午充饥,其他的主要是刨番薯丝,刨番薯片。 

  番薯丝与番薯片的功能是两个概念。

  番薯丝要当主食,番薯片刨好后,过烫水后晒干,待过年或来客时,在铁锅里用沙子炒或用油炸着吃,拿现在的时髦话说,属于“休闲”食品。

  这么可爱的番薯,按理说,应该是一片赞扬,可还是有人拿它说事:一、每次给薯藤锄草施肥前要花很多工夫翻番薯藤,那些藤横七竖八缠绵不清,而且藤节都会扎进土壤生出细根,影响主根发育,只好翻藤,翻一垄干一垄。第一次翻往左,第二次翻往右,以此类推。为此,番薯被“翻”得了个坏名声,老表对说话不算数,没有担当,翻来覆去的,比喻为“番薯藤的口”。二、番薯有大有小,个个灰不溜秋,土头土脑,至今城里乡下那些调皮鬼把那些虽土里土气,但实打实的人比喻为“番薯”。

  你说,以上拿番薯说事对不?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新民观察·要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国际新闻
   第A07版:新民资讯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新视界
   第A10版:新视界
   第A11版:文娱圈
   第A12版:人物/文娱圈
   第A13版:文娱圈/动态
   第A14版:动态/文娱圈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建筑物语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镜头艺术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名家示范/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新民拍卖&画廊俱乐部
   第B12版:博物巡览/新民拍卖俱乐部/国家艺术杂志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目击
孤独者的梦
明月二三事
蟹图
别拿番薯说事
书法问道道几何
鸬鹚湾人
童年无需回忆
新民晚报夜光杯B13别拿番薯说事 2014-11-15 2 2014年11月15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