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评论·专栏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11月15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余烬录
SAT,为啥一篙子打翻一船人
李泓冰
  李泓冰

  闲翻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曾经被刺过目的话,仍然让人愤愤:“中国人的生活完全以礼为指南,但他们却是地球上最会骗人的民族”;“中国人贪利之心是不可想象的,但法律并没想去加以限制。一切用暴行获得的东西都是禁止的,一切用术数或狡诈取得的东西都是许可的……在中国,欺骗是准许的”。

  切,你论法就论法,这样痛诋中国真的合适吗?

  然而,接下去听说的一件事,使我由愤然而默然了。

  中国人无孔不入的钻研精神,又一次让老外震惊。这一回是在SAT(俗称美国高考)考试之后。这项考试由美国大学委员会(College Board)主办,一年可以考六七次,其成绩是各国高中生申请美国名校及奖学金的重要参考。

  眼下是美国本科申请白热化的季节,10月的SAT考试,美国的管理者表示,暂缓公布中国和韩国学生成绩。原因心知肚明:考试出现了不正常因素。许多孩子心血付诸东流,甚至可能错过梦想多年的大学,考生及家长们愤怒了。

  听上去很奇葩:一个未在中国大陆设考场的考试,考官与阅卷更和我们半毛钱关系也没有,录取学校隔着浩瀚的太平洋。理论上,美国高校对未设SAT考场国家和地区的考生,并不要求SAT成绩。然而,为了增强竞争力,为了逃离令他们失望的应试教育,越来越多的中国大陆考生每逢SAT考试季,便如浩荡的“民工潮”般涌向周边国家和地区,香港亚博考场的“万人坑”已入经典镜头,新加坡、日本、韩国……都涌满了中国内地学子。

  自从中国人大规模介入SAT之后,这个持续上百年之久的考试,这个被视为公平的、客观反映学术能力和潜力的非语言类考试,就开始发生惊心动魄的变化。

  中国考生成绩逐年上升,SAT对美国绝大部分孩子来说也难乎其难,还包括一门“批判性阅读”,充斥着连美国人也一辈子用不着的生僻难词。而中国孩子逼近满分的不再稀罕。这主要得益于中国孩子难以置信的聪明与刻苦,得益于国人英语教育的成功。但也不乏暗流涌动。

  比如,考试没开始,作文题目已流出,有考生攥着来自培训机构精准的“考试答案”入场了。还有的背好同样来自机构的“机经”答案,在考卷上“对号入座”……

  这当然对绝大部分清白考生很不公平。有人愤然拿证据举报,美国人很重视,一篙子打翻一船人,集体推迟出分。

  懒惰的美国人难辞其咎。他们懒到不肯多出几套题。现成考卷居然敢循环使用,于是有了叫“机经”的东东,把考过的题目做成答案,让考生背熟。甚至,同样的卷子同一个日子,彼国考完此国考,他们忽略了地球有“时差”这种东西,几个小时可以做太多的事情。他们也忽略了有些胡子拉碴的成年“考生”,利用规则挤进考场,只为用眼睛和别的工具记下考卷,以便日后牟利……

  被骂懒惰的美国人,难道不能学学中国高考?不同年份、不同省份,换不同的卷子?难道不能别误伤清白考生?可他们也喊冤:我们考了上百年,一直是这个偷懒的考法,也相安无事,怎么你们中国人一来,就被撕开巨大的漏洞了呢?

  是的,为什么呢?

  咱正依法治着国呢,终有一天,咱的法坚决地向欺骗说“不”,让孟德斯鸠的讨厌论断彻底见鬼去吧!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新民观察·要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国际新闻
   第A07版:新民资讯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新视界
   第A10版:新视界
   第A11版:文娱圈
   第A12版:人物/文娱圈
   第A13版:文娱圈/动态
   第A14版:动态/文娱圈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建筑物语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镜头艺术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名家示范/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新民拍卖&画廊俱乐部
   第B12版:博物巡览/新民拍卖俱乐部/国家艺术杂志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目击
核心价值观的精神秩序建构意义
上级监督下级
SAT,为啥一篙子打翻一船人
“正规军”败给“杂牌军”的教训
新民晚报评论·专栏A02SAT,为啥一篙子打翻一船人 2014-11-15 2 2014年11月15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