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果断烧了三把火
端木处长熬起夜来年轻人也自叹不如,深更半夜,他坐在藤椅上可以闭目养神,甚至鼾声阵阵,有人悄然进来他会蓦地惊醒,喝一口浓茶,随后点上一支烟就恢复了精神和思路。据说如此熬夜可以撑一个星期保持精神亢奋和思路活跃。在缭绕的烟雾和浓浓的茶味中,端木处长指挥侦破了一系列震惊上海的大案,譬如,1979年9月,防空洞里纺织女工失踪案;1981年5月,农业银行松江支行储蓄所金库被盗案。所以,1987年冬天的一个上午,当端木处长将侦破美领馆盗窃案的消息告诉美国驻沪总领事,并送上追回的赃物时,总领事跷起拇指称赞他是“东方福尔摩斯”。
1984年,端木已步入57岁“高龄”,在举国上下干部年轻化的呼声中,他却走马上任刑侦处长,令人惊讶,但确确实实是众望所归。
端木上任后,果断地烧了三把火,第一把火是建立情报中心,这是一个系统工程。端木处长要求一百多名侦查员沉到最基层的派出所,凡是关押处理过的对象都建立一份档案,并留下指纹。第二把火是建立一支特殊队伍,深入虎穴,有的放矢,其作用高效独特,不可替代。第三把火是建立一支专家智囊团,请各分县局退下来的刑侦队长和老刑警出谋划策,分析研判案情,提供智力支持。这三项措对日后侦破案件奠定了重要基础,其作用日趋显著。
每次侦破大案端木处长都吃住在办公室。他呕心沥血,破案后都会累倒趴下,生一场病,甚至住进医院。最严重的一次是指挥侦破震惊上海滩的于双戈持枪抢劫银行大案。
1987年1月13日晚,黄浦江上一艘茂兴号客轮上的乘警办公室武器库被撬,被盗两支五四式手枪、一支六四式手枪和子弹200余发。
端木处长接到电话后,敏感地意识到这不是一起简单的盗枪案,更大的凶案还在后头。果然三天后下午3点,虹口区西体育会路工商银行储蓄所传出了一声枪响,一名女员工倒在了血泊中,持枪抢劫案惊动上海滩。
17日晚,一辆自行车停在储蓄所后门淋在雨中却没人来取,立刻引起了侦查员的疑问,查找车主,很快追查到车主是个老年男子。上门追问,他说借给一个绰号叫“尚光”的青年人了。
翌晨,细雨霏霏,江面雾气茫茫。端木处长来到江边的茂兴轮与海运公安局局长等一行讨论案情,一队队长谷在坤问乘警队长:“有无‘尚光’此人?”乘警队长答曰:“有的,调走了,此人叫于双戈,原来是我们船上的乘警,因为生活不检点调到公交一场去了。”别人尚未反应过来,端木处长却突然拉住谷队长的手激动地高呼:“我们胜利了!”
端木处长果然料事如神,经了解尚光叫于双戈,在公交一场工作,此人有过前科,自行车把手上的指纹与其档案指纹一致。
端木处长马上命人去抓捕于双戈,并通知封锁上海所有道口,严格核查。可惜晚了一步,于双戈已坐长途车逃之夭夭。根据于双戈女朋友交代,他逃往宁波去找亲戚了。端木处长命令谷队长亲自带队前往宁波追踪,务必生擒,避免伤亡。
从13日发案到17日发现嫌疑人,老端木已整整五天没合眼了,他坚守在指挥室里等待消息。到了深夜年轻人一个个东倒西歪,但老端木却目光炯炯,精神抖擞。他不是铁人,亦非神仙,缘何有如此神功,据说,他熬夜秘诀靠三宝:香烟、茶叶和方便面。侦查于双戈案件的六天时间里,他已喝了一斤茶叶,抽了三条香烟,吃了十多盒方便面。过量的尼古丁和浓重的茶碱,将本以衰弱的躯体压垮了。当老端木从公安电台里听到宁波已抓获于双戈的捷报后,他突然瘫软在沙发上,面色虚肿,眼里布满血丝,眼袋发青,神情木然,须臾,便躺在椅子上昏睡过去。
……黑色皇冠车驶离家里又回到803,老端木慢慢地钻出小车,大步流星地走向办公室,部下见到他好奇地赞叹:“端木处长,你穿上这身警服精神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