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怎么会想到入侵这家公司预付消费卡芯片的?
沈某:也是巧合。2012年,单位正好发了一张这家公司的预付卡。我之前在国外黑客论坛和一本国内专业杂志上,都看到过关于类似预付卡芯片存在漏洞的文章,里面详细地写出了漏洞原因和如何破解。当时就把这张卡放在读卡机上测试,果然发现有漏洞。
记者:具体是如何操作的?
沈某:在把这张预付卡内原本的990元使用完后,我尝试给它充值。其实非常简单,就是把这个消费卡放到读卡器上,“嘀”一声,软件就会自动改写芯片内的数据,钱就“充”进去了。
记者:读卡器哪里来的?
沈某:这是NFC阅读器,很多软件公司都会用的,是合法的,我是在网上查询后直接去厂家拿货的,大概两三百元。改写数据的程序是根据网上的黑客程序自己写的,我可以破解它的加密密码,随意更改里面的信息,包括金额。
记者:然后你就去消费了吗?
沈某:一开始不敢,不确定是不是可以。因为即使卡面芯片信息篡改了,只要每次交易需要与后台数据库进行核实的话,也能发现卡里实际是没钱的。我当时想,这么大一个预付卡公司,不可能留有这么大一个漏洞的,就一直没敢用。
记者:什么时候第一次使用的?
沈某:大概是2013年的春天,好像是在徐家汇的一个商场,当时没有消费,就到柜台查了下里面有没有钱。结果营业员说,有990元。
记者:然后你就大胆地使用了?
沈某:一开始就买点小东西,面包之类的,十几元钱,交易很顺利就成功了。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没有动静,胆子就大了,去各种商场买衣服、鞋子、蔬菜、吸尘器等等,都是家用品,不是为了套现。
记者:一共花了多少钱?
沈某:前后大概6万多元,主要是去年“十一”黄金周、今年春节和今年“十一”期间用的。
记者:为什么要这么做?是经济有压力?
沈某:没有,我辞职后自己做,一个月三四万收入有的,不缺钱。其实,我一开始就是好奇,想看看自己是不是真的能够做到,毕竟破解芯片,也不是这么容易。破解成功后,确实满足了我一种“成就感”。
记者:你妻子也因为使用这个卡被拘留了,想过这样的后果吗?
沈某:……
记者:想女儿吗?
沈某:(一下子痛哭流涕)我现在不敢想,一看到电视里面差不多的孩子,就忍不住掉眼泪,最对不起的就是她了。那天晚上警察来的时候,她已经睡着了。我抱着她送到我妈家里照看,现在想想,以后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抱到她了。(双手握拳,全身颤抖,极力压抑)一想到她,我就……
记者:有什么想和家人说的?
沈某:我母亲身体不好,一直希望我能老老实实、本分做人,我让她失望了。我也希望通过你们,向预付卡公司道歉,因为我给他们造成了额外的损失,我也愿意退赔钱款,或者通过我自己的技术帮他们修复漏洞,希望取得他们的原谅。
本报记者 潘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