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有不少投资者在近期的行情中“赚了指数不赚钱”,但笔者认为指数的上涨总体还是健康的,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第一,从七月份开始,军工类品种受益于资产整合,基建类品种受益于投资加速和高铁输出,券商、保险及相关品种的上涨则是受益于股市成交活跃以及持有的权益类资产大幅升值,而央行在上周四暂停正回购则释放了进一步宽松的信号,令市场猜测年前或有降准动作,利好银行股。第二,两市平均成交量也持续创出新高,显示股市对于全社会资金的吸引力与日俱增,有望取代房地产,成为下一个经济周期内的主流投资渠道。第三,当前的结构性行情主要表现为短线结构分化,中线热点轮动,长线整体向上,和去年传统蓝筹股与新兴成长股长期冰火两重天的表现截然不同,即使是在本轮蓝筹股行情中被边缘化的创业板,也低调地在上周五创出历史新高,整体赚钱效应显著提升,有利于不断吸引资金活水。
交易所官网数据显示,最近A股两市日均成交金额大致是上半年的2倍。以近三个交易日中两度涨停的交通银行为例,其交易数据中,频现多家机构席位上亿元扫货的大手笔。大盘股暴涨的原因主要在于估值低、弹性大、多年滞涨,数据也显示目前上证50加权和沪深300的市盈率仅8倍和10倍,说明两市绩优标的股估值优势依然明显。
综上所述,在当前行情中,逢低布局一些产品销售良好,盈利能力强的大市值公司既符合当前市场的主流热点,又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是进可攻、退可守的有效策略。按照这一思路,可以总结出下面这样一个投资模式:
1.主营同比增长≥30%;2.毛利率同比变化率≥0%(主业经营良好);3.总股本≥10亿(市值相对较大的公司);4.市净率≤3(净资产溢价在合理范围内)。
根据上述选股方法,截至12月2日,有19家A股公司符合上述标准,想了解详情,参考新东风网公布的最新统计结果。 毛羽 柯昌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