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日前去一家邮政储蓄所汇款购书,忘了对方书店的邮政编码,见便民服务台上放着一本邮政编码,不觉大喜,走近翻看,却只见这本编码污迹斑斑,残缺不全,中间几页已被人撕掉……心中像吃了苍蝇般难受。
为了方便顾客和用户,现在一些行业部门都设立了便民服务处,专门摆设一些必要的便民物件,如宾馆饭店备有简便雨伞,银行营业所备有老花眼镜、碳水笔,邮电所备有报刊目录、邮政编码、区号本等,给用户提供了方便。但笔者也常看到,由于这些便民物件接触的人杂,使用的次数多,加上少数人的不够爱护,单位又不更换,不少物件破损严重:雨伞开关失灵,眼镜断肢瘸腿,报刊目录、邮政编码簿破烂污秽,笔写不出字,甚至成了“聋子的耳朵”——摆设,反而给民众带来诸多不便。
如何加强对便民物件的管理?笔者以为,除行业部门应加强对用户的爱惜物件教育外,重要的一条是要对物件常更新更换,发现破损的要及时清理,更换上新物件。这件事,成本不高,但效果明显。这样,便民物件才能充分发挥作用,行业窗口的文明形象也才能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