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上海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打造亚太区红酒市场“中枢神经”~~~
打造亚太区红酒市场“中枢神经”~~~
打造亚太区红酒市场“中枢神经”~~~
打造亚太区红酒市场“中枢神经”~~~
打造亚太区红酒市场“中枢神经”~~~
     
2014年12月22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打造亚太区红酒市场“中枢神经”
红酒交易平台落户上海自贸区
张钰芸
  苏婉凤,上海自贸区红酒交易中心董事长,上海自贸区内第一家非大宗类的国际交易平台的创始人。投资咨询业出身的她,在2012年转身打造红酒电子交易平台,旨在依托自贸区优势,让上海成为亚太地区红酒市场的“中枢神经”。

  海关新政保证红酒当天送达

  苏婉凤对记者说,12月9日,在上海自贸试验区挂牌一年多后,上海综合保税区红酒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更名为上海自贸区红酒交易中心。本月初,我们向上海海关以“银行担保账户”的作业模式,递交了中国银行开具的银行保函。海关核备通过后,该保函成为自贸区首票适用于“银行担保账户”作业模式的银行保函,也使我们公司成为自贸区内第一家成功应用“银行担保账户”作业模式的单位。

  对于一家采取了F2C流通模式的电子交易平台来说,海关新政所带来的通关速度和成本的改善,是我们在“自贸区时代”最深切的感受。F2C指的是“酒商—保税区仓库—消费者提货”的流程,国外酒庄或酒商在我们交易平台发售的名庄酒存放在自贸区内的保税仓库后,消费者在电子交易平台上完成交易,就可从位于洋山的保税区仓库中提酒,或者不提作为收藏,也可在交易平台做二次交易。

  对于要提酒的消费者来说,过去至少要等上二至三天,虽然我们采用了预商检模式,但也必须先报后提。现在有了“分送集报”、“银行担保账户”等,自贸区海关实现电子信息化管理,大大提高了效率,货物可以先行出区验放,报关等事项可以一个月集中申报。不但大大节约了消费者成本,而且提高了效率,本地消费者可以享受到上午下单,下午到货的速度。

  可以这么说,在上海自贸区内建设红酒交易平台,能够最大化地利用贸易便利化优势。

  拉动国际流通让“死酒”变活

  中国的红酒市场有一个大尴尬,所有卖到这里来的红酒无法再度流通到国际市场上,因为中国红酒市场太乱。价格混乱、真假难辨等,都让国际买家望而却步。上海自贸区红酒交易中心要做的就是打破这一现状。

  首先是要保证原产地直供,即使原产地酒商在亚洲其他区域有酒库,我们也不允许在那儿进货,全部来自于原产地。其次就是原产地价格,省去了所有的中间环节,消费者买到的是酒庄和国际酒商最原始的价格。

  值得骄傲的是,红酒交易中心上线两年来,已打破了中国红酒市场“死气沉沉”的局面,国外酒商包括日本、法国等从我们的保税仓库进行酒品的申购。

  当然,要改变中国红酒市场“只进不出”的现状,最终成为亚太区红酒新枢纽,还需要继续努力。红酒交易中心有地处上海自贸区的优势,在很多政策上有突破,尤其是金融方面,目前有新西兰酒商正在计划开通FT账户,享受类似于“同城同行”的便利,对国外酒商来说大大提高了资金利用率,对于消费者来说可以规避汇率风险,对于红酒交易中心来说,更增加了国际竞争力。

  一旦上海自贸区红酒交易中心的模式成熟,这些经验就能推广到其他商品上,建立更多交易平台。除了红酒之外,咖啡和建材也已经获批。

  本报记者 张钰芸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安居热线特别报道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化新闻
   第A15版:文化新闻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申城社区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阅读/连载
   第A22版:长三角
   第A23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A24版:文化·旅游/长三角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新民健康大讲堂/康健园
   第B03版:新民健康大讲堂/专版
   第B04版:新民健康大讲堂/康健园
   第B05版:康健园/新民健康大讲堂
   第B06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B07版:市场之窗/资讯
   第B08版:资讯/市场之窗
护绿控烟投诉结果为何不同?
“中国年·春节吉祥物”亮相申城
红酒交易平台落户上海自贸区
让600年娄塘古镇“容颜重现”
广告
新民晚报上海新闻A06红酒交易平台落户上海自贸区 2014-12-22 2 2014年12月22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