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手术室“最后一战”
网上疯传的这组自拍照摄于今年夏天。8月15日一早,郑晓菊带领3名医生、2名麻醉师和4名护士走入“老手术室”后,大家不约而同地在屋子间走走看看。他们都知道,当这一天过去,凤城医院的手术室将被挪到北侧新大楼去,老手术室则将随同老门诊楼一起,被遗留在这座医院过去近10年的岁月里。
郑晓菊是该院手足显微外科主任。凤城医院起始筹建的时候她就来到这里,和同事们在这个手术室里做了近20000台手术。
这一天,该院对40岁民工吴春晖(化名)的手术,进行到了“皮瓣手术”的关键一步。在对凤城医院“慕名而来”之前,吴和家属差点听信了其他医院的建议,将伤脚截肢。不过这台手术,即便对于有“中国显微外科临床基地”“西安市医学优势专科”等多种称号的凤城医院手足显微外科来说,也是块难啃的硬骨头。
七小时多艰难手术
医生用白话来解释吴春晖的“毁损伤”,这是一种近乎毁灭性的损伤。患者骨折之余,皮肉亦全面撕裂。
“手术当然很难,已经是被别的医院宣布要截掉的脚,后来被我们成功保住了。”主刀的郑晓菊说。
宣布“保住”已经是七个半小时以后的事了。从上午10点半到下午6点,九名医护人员“没吃没喝没休息”;再加上在搬迁的一片纷乱中,空调坏在了这个酷暑时节,手术团队靠两台电风扇坚持完成了工作。
“这对外科医生来说倒也是正常的,我们还有工作一夜不吃不喝的时候。”郑晓菊说,“但在最后一天把这台手术拿下了,大家都很开心。”
下午6点,最后的缝皮工作也做好了。主刀的郑晓菊这才松了口气,摘下了口罩到手术室外休息,喝了口水。而这时压力已全部卸下,喜悦的情绪开始在手术室里蔓延。有人提议拍照留念。
“好像是大家不约而同的。这一台特别有价值,我们可以跟后来人讲,我们老手术室最后一台手术是怎样的。做这么大一个手术,留个影,(我认为是)非常朴素、非常简单的一个想法。”郑晓菊说。
手术已经全部结束了。全麻状态下的吴春晖仍躺在手术台上,即将被抬上手术车。在外面休息的郑晓菊被叫了回去,已经摘下了口罩的她并没有重新戴上,一是因为对口罩材质过敏的她,已将垫在口罩里的布丢掉了;二是因为,手术室已完成了最后一台任务,所以“无菌”的需求就不再必要了。
这张照片一是作为老手术室的临别合影留念,二是作为手术成功的资料留存。医务处主任段治国证实说,医院对以往有价值的医学资料,都会拍下来留用。而8月15日这一天,留资料的功用恰好融进了合影留念中。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患者的那条伤腿是故意露出来的。
“有人说你们给患者露在外面暴露别人隐私了。我是这么想的:别人都说要给他截肢了,我们费了那么大劲给他保住了,我们要给他的肢体留个照片有什么不可以的?我相信他清醒的时候我问他的话,也一定是可以的。”郑晓菊说。
照片外泄过程未明
院方至今没有查清是谁将照片发布到了自己的社交空间里。
“照片只是内部留的一个资料。”昨日上午,郑晓菊面对媒体表达了自己的委屈,“这种露患者肢体的不雅观,不是我们有意要暴露它。”
“那天手术的医生都是老人儿,这么多年都是一起走过来的。”郑晓菊说,“我们很怀念那时的感情。医生也不是神,是人啊。他有感情啊。” 据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