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眯眯急匆匆地跑来,笑眯眯急匆匆地跑去,应云卫身上总好像挂着千万件事要办,总也停不下来。我随众人叫他应家伯伯。在重庆中华剧艺社首演历史五幕剧《屈原》,应云卫任演出者,跑出跑进,手舞足蹈,如痴如醉,像个大孩子。没有排练场地,就在小茶馆隔壁被炸的瓦砾中清出一块空地排练;还根据《屈原》的史诗风格,聘请刘雪庵为全剧乐曲制谱,金律声任指挥。
1943年10月,剧团在成都演出巴金的《家》,曰《家》回老家。应云卫任演出者。他竟然把新婚亲友的花缎被和大红帐围,搬进了觉新和瑞珏的洞房,屋中茶壶茶杯桌椅板凳无一不是成都民俗风格,观众感到十分亲切。一晚演出电灯全灭,原来是电线损坏。剧场打算退票,第二天可随原票入场,观众不答应,要求在蜡烛下演出,剧团只好买来大批蜡烛,围点在舞台四周和中心,观众依然如痴如醉地看戏,直至终场。
应云卫组织演出悲喜剧《鸡鸣早看天》。应导不做理论的阐述。他亦庄亦谐地让你感觉你就是他选中的最佳人选,而迸发出自我的魅力。他邀我演剧中在街头拉客卖身的野妓。我头顶一朵大花,穿一身高文花旗袍,纱袜秃噜着,脚踏一双旧绣花鞋,画鲜红的元宝嘴,鄙俗之至;还对客人唱“走西口”。彼时,民歌都是从解放区输入的。从剧名到内容,都暗喻迎接解放,我很高兴能与应云卫合作。
1943年11月,成都演出由夏衍、宋之的、于伶合作编剧的五幕剧《戏剧春秋》,是以老应为原型主角贯串全剧。演出无比成功。观众笑声掌声不断。新华社和《大公报》都发了评论文章。著名演员蓝马演主角,黄宗江同时演三个配角,十分过瘾。应卫云不愧是话剧的奠基者,优秀电影的实践者,戏曲的改革者,是中华戏剧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