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兰兰是两个幼儿的妈妈,儿子刚满1岁,居住在大通县县城,高兰兰说自己从不敢在县城买奶粉。她一般都托人到西宁的大商场买。“宁可贵一些,也认了。”高兰兰最近准备为儿子换国外牌子的奶粉,“现在快递很方便,就算在县里也能网购。”
高兰兰并不是个例,在大通县卫生院,大部分产妇为新生儿选择的奶粉品牌都是非青海省的,选择进口奶粉的比例逐年递增,“大家都是这么吃,谁也不想亏待自己的孩子。”
李胜利认为,“三聚氰胺”事件过去5年后,消费者对国产牛奶的信心依然没有完全恢复,“不仅是大城市,就连三四线的小城市也是如此。”乳业专家张志民说:“这次奶价波动是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后出现的一次较为深度的调整,原因很复杂。”
行业数据显示,“三聚氰胺”事件后,国内50%以上的市场全部被国外奶粉品牌占据,市场总额丧失超过500亿元。此后,农业部成立了奶业办公室专门进行奶源的管理,去年又对整个婴幼儿奶粉进行治理整顿,这都表明了政府下大力气保证乳品质量安全的决心。行业的洗牌,加速倒逼国内乳企的改革,规模化养殖成为不可逆的趋势。
乳业专家王丁棉告诉记者,目前在全国已建成、在建和计划建的万头牧场可能突破100个,总融资量高达400-500亿元人民币。尽管万头牧场也存在争议,它们被认为防疫和环保风险太大。
国内的大型乳企都对奶源进行价格差异化管理,根据中国奶业协会最新的数据,蒙牛和伊利对散户的收奶价格为每公斤2.95元,小区养殖户每公斤3.15元,而对百头以上牧场的收购价基本都高于3.8元,甚至超过4元。因为百头以上规模化牧场的蛋白质含量普遍高于3%,符合国际标准。
其实,我国的生乳质量水平这些年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今年中荷专家发布了首份《中国奶业白皮书》,来自国内200家示范规模牧场监测数据显示,2013年示范牧场生乳的乳脂率、乳蛋白率分别达到3.81%和3.13%,细菌总数和体细胞分别为20.8万个/毫升和34.5万个/毫升,比2010年降低了26.5%和5.1%。
本报记者 程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