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9:文娱圈/动态·评论
     
本版列表新闻
~~~《毛泽东在上海·1924》昨在沪首映 仲星火最后一次在银幕亮相
~~~《毛泽东在上海·1924》昨在沪首映 仲星火最后一次在银幕亮相
~~~《毛泽东在上海·1924》昨在沪首映 仲星火最后一次在银幕亮相
~~~《毛泽东在上海·1924》昨在沪首映 仲星火最后一次在银幕亮相
~~~《毛泽东在上海·1924》昨在沪首映 仲星火最后一次在银幕亮相
     
2014年12月27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200字记载拍成90分钟影片
《毛泽东在上海·1924》昨在沪首映 仲星火最后一次在银幕亮相
张艺 于泓洋
■《毛泽东在上海·1924》剧照 图CFP
  为纪念毛泽东诞辰121周年,由上影集团、上海电影制片厂、东上海国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云南民族电影制片厂共同出品的影片《毛泽东在上海·1924》(以下简称《毛泽东1924》昨天在沪举行首映式。该片是前天刚去世的著名表演艺术家仲星火的遗作,由黄亚洲担任编剧,吴天戈执导。

  仲老银幕“绝唱”

  一顶棕色瓜皮小帽难掩鬓角的几缕银丝,额头道道深深的皱纹,略微松弛的皮肤遮不住双眼的炯炯有神——这位有些驼背却声如洪钟、底气十足的“老讲解员”,就是仲老最后的银幕形象。时年90高龄的他,在《毛泽东·1924》中饰演了一位鼓励失意年轻人的老讲解员,举手投足的那份慈祥和蔼,说话谈笑间的那份精气神,让人完全看不出他当时已经患病。饰演杨开慧的武文佳说:“老一辈艺术家的那种严谨的精神、谦逊的态度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仲星火在众人心中一直是一位和蔼可亲的长者,编剧黄亚洲回忆起了一年前开机典礼时的情景,那天他很早就到了现场,看到前排已有两个孤零零的背影,原来是仲星火夫妇,他们到得更早。“仲星火老师一看到我,也不叫我名字,而是对我说:‘怪圈停止滚动’。”这是黄亚洲20年前编写的一部短剧的名字,分为上下集,由仲星火出演男主角。“这部电视剧影响并不大,但仲星火很喜欢这个角色,这和他心中的正气有关系。所以时隔20年,他还能记得这部片子,这让我很感慨。”黄亚洲说。

  在电影《毛泽东·1924》中,仲星火饰演的老讲解员开导失意年轻人说:“回乡下教书是一条路,留在上海打拼也是一条路,关键是弄清楚你想要什么。”现实中,仲老也对年轻人寄予厚望,他在生前为电影首映录制的视频中说道:“希望《毛泽东在上海·1924》能给更多年轻人带来正能量,积极向上,为社会的发展做更多贡献。”面对这样时时关心下一代的老前辈,演员韦力说,“上海的老一辈艺术家已经不多了,希望观众及所有热爱电影的人们都来爱护他们,关心他们,让他们晚年能够快乐。”

  塑造“时髦”青年

  《毛泽东在上海·1924》的故事发生在毛泽东与杨开慧一家人在上海共同生活期间,时任中共中央秘书的毛泽东主持了国民党上海执行部的工作,被国民党右派视为眼中钉。与此同时,上海反动军阀也在暗中打探以陈独秀、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的信息。在两股黑势力的威胁和追杀中,青年毛泽东毫无畏惧,与陈独秀、蔡和森等人,与敌人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的生死战。

  毛泽东青年时期在上海的这段历史,几乎是一段空白。“党史对此的描述只有两百个字,而要把这两百个字扩充成一部90分钟的电影,其艰辛可想而知。”吴天戈告诉记者,在这样的背景下,编剧黄亚洲“从历史的长河中截取蛛丝马迹”,参考了众多素材和党史资料,还原了纪念武昌首义的国民大会等事件,同时着力刻画了毛泽东当时的家庭生活,力图展现一个“活生生的年轻人”。

  吴天戈说:“我们要塑造一个知识分子精英,一个中国最出类拔萃的青年知识分子的代表,所以我们要往‘神似’上靠。大家将看到的毛泽东是很自由的,没有任何指点江山的那种条条框框的感觉。他就是一个有着超人的胆略、先驱者思想的‘时髦’的文化青年。”这样的诠释也获得了国际的肯定,在今年11月纽约举行的第十届中美电影节中,该影片荣获“金天使最佳影片奖”。

  本报记者 张艺 实习生 于泓洋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中国新闻
   第A08版:家装专版
   第A09版:国际新闻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新视界
   第A12版:新视界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新民图视绘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文娱圈
   第A18版:动态/文娱圈
   第A19版:文娱圈/动态·评论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新民资讯
   第A24版:专版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专版/设计之都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设计之都/专版
   第B04版:专版/设计之都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设计之都/专版
   第B06版:专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设计之都/样本
   第B08版:专访/设计之都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新民展厅
   第B10版:漫画世界/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术评论
   第B12版:新民拍卖俱乐部/国家艺术杂志
   第B13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新民拍卖俱乐部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夜光杯
   第B16版:阅读/连载
200字记载拍成90分钟影片
《渔光曲》等五部经典获新生
纵容抄袭者为何集体“失声”
《中国正在听》“温情”决出三强
广告
新民晚报文娱圈/动态·评论A19200字记载拍成90分钟影片 2014-12-27 2 2014年12月27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