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岁生日的次日,是很神奇的一天。
那天下午,一家三口前往在思南路常去的小店吃下午茶。先生带女儿入座,我去吧台点单。女店员问我:“你是以前来过吗?我觉得你好面熟。”我答是。她又问我,“你是以前常去张江吗?”他们公司在张江亦有分店。我有点惊讶,点点头。原来她是2005年就在张江总店就职的Tina,而我那时在张江有兼职,常去那边吃饭,直到毕业之后有了正式工作,便很少再去张江店,而是改去其他的分店。
都快十年了。她从一开始就是骨干员工,我记得她并不奇怪。然而我并非很有特点的客人,她记得我,便不可不说是缘分。她说她记得我后来也常来思南路这边。我们一同倚着吧台,闲聊着,我看着先生陪女儿玩,说些这些年来的经历,她给我看她女儿的照片,好像失散多年的旧友,有些惊喜,又无比自然。
吃了下午茶,我们去武康庭吃晚饭、买花。多年来我们早已习惯每有值得或者无需庆祝的事,便来这儿配一束花。一入店,一位很久没见过的女店员便认出我曾在怀孕时来过。我很惊讶,为何巧遇都集中在今天?不过说来也真是巧,她所记得的那次,我不用来的,因为先生本是偷偷订的花。可他突然眼睛受伤,我便只好亲自带着他来取那打香槟色玫瑰。当时的窘迫,都成为此刻的笑谈。临别时她感叹当时我还在怀孕,如今女儿都能给我选花了。而她自己也已结婚生子。我无法掩饰自己对时光的感慨,告诉她,“很快你会感到自己追不上孩子成长的脚步。”
回家路上,跟先生聊起来在这些店里的往事。伤心的并非不记得,阴霾天气坐在张江的店里,对着蓝莓芝士蛋糕,眼泪一滴滴掉下来,画面像黑白电影一样闪过。可我更记得那些美好的事物。跟先生第一次在那家店里约会,某一个瞬间我居然觉得他没头脑的行为很可爱,那一刻我开始确定,也许我是喜欢他吧。工作后,在那儿第一次和单位的好友聚会,秋日温暖,言笑晏晏,让我第一次感到,在这个一无所有的城市里,我终于有了些什么,让自己可以从此不再担心生活飘摇无依。
还记得,有一年腊月里,闲逛到花店,正好是花店最后一天营业。于是老板廉价卖给我许多各色玫瑰、桔梗和花毛茛,再加一盆蝴蝶兰,多到我几乎抱不住。我带着花去车站接爸妈,一路吸引无数目光。爸爸出站远远看着就两眼放光,回家后花了许多时间亲自修剪、搭配、插瓶。那年的春节仿佛格外美丽。
那是阳光下飞鸟的尾羽、红狐的毫尖,生动鲜明,熠熠生辉。
睡前我用手机查阅邮件,看到常订购的出版商推荐一套绘本。这是十几年前一位朋友跟我细细讲过的,他小时候看的一本书。一唱三叹般的巧合,已不再让我惊讶。我跟这位朋友交往的终结颇为不堪与伤感,故而多年来我一直刻意远离相关的回忆。可看到封面,我清晰记得的,只有书里曾感动过我的细节。
我曾苦于自己记忆过于清晰,尤其是伤心事更容易留存。可时至今日,我惊异地发现,时光飞逝,岁月留给我的,所有生动的细节,都是美好的事物,闪闪发光,充盈温柔。
愿岁月待你亦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