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到今年,很多经销商高层一副苦脸,抱怨说“厂家不给返利,年终奖没了”、“今年的福利大幅缩水,年终奖就不去想了”,甚至有经销商说,“以前是赚多赚少的问题,现在是生死存亡的问题”……而往年总想着跳槽的业务员,也不敢有任何想法了,因为圈内裁员的消息络绎不绝。
除去南北大众和长安福特,年关难过,是业界难得一致的认知,其中也包括德系三驾马车和保时捷、捷豹路虎等这些曾经的必赚户。
销量突降
几乎所有的经销商都觉得7月份是一个谜,因为从7月份开始,销量突然间就滑落了,降到了之前的一半。上半年每个月能卖出160台的,7月份也会莫名其妙地下滑到70、80台,即便是到了金九银十的传统销售旺季,销量也不见回涨。降价、大礼包促销等市场措施,对市场没任何回暖效果,颓势一直延续到12月份。
为什么7月份时市场突然变冷?经销商们几乎找不出答案,之前觉得是拍牌难,调查下来发现不是,牌照只影响三分之一的购车者;随后觉得是让利不够狠,可降价信息传播出去后,还是没人搭理,“让利不是王牌了,现在甩出去没人理,双11、双12都没人理”;后来又有日系品牌觉得是政治因素问题,但很快发现其它品牌的车子也不好卖;也有经销商认为代理品牌没有新车型,不能引领市场消费热点,但新车入市即冷寂的事情在下半年也屡见不鲜,“满仓踏空的事情不是股市独有的”。
库存猛增
与此同时,厂家的销售任务不见缩减,主机厂生产线上下来的新车源源不断地拉进4S店的仓库。有经销商说,“拉进来的是车,砸下去的是我们的钱。”
目前,上海不少品牌经销商的库存比,超过1:1.5。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获得的数据显示,2014年11月全国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65.7%,比上月上升了10.7个百分点,处于警戒线水平以上;与此同时,11月全国轿车市场销量同比下降2.6%,仅为106.66万辆。虽然难以确认上海区域的具体数值,但部分经销商看过后表示,“上海的压力更大一点。”
在经销商大会上,曾有某日系品牌经销商责难主机厂领导,直言他们不断扩充产能,是“新式大跃进,最后会害得大家都没饭吃”。按照2014年年底的情况来说,经销商一语中的。
有经销商说,区域销售指导每个月都会到店来看看,以前4S店都是积极陪同,想趁机多抢点热销车型,但现在,“能不见就不见”。甚至有经销商抱怨说,“我们一直说销量不好,但主机厂根本不理我们。一家4S店盈利情况到底如何,厂家通过新车批售还有零部件批售,就能大体估算出来,但到最后库存不仅没降低,反而持续高涨。”
资金链紧张
在产能没有完全提速的前几年,压库存是主机厂赢得市场占有率的小伎俩,因为它会从财务角度迫使经销商让利,从而达到快速销售的目的,引发市场小热点。
但时至今日,压库存最直接的后果是使得经销商资金链断裂,导致破产。不少运营不到3年的4S店对此忧心忡忡,“如果不压库,那日子会好很多,不会欠银行钱,也没那么大的精神压力”。
与老店相比,新店没有太多的客户资源,售后维修利润也难以维系整个4S店的运营。而老店的售后经理也在抱怨利润的逐年下降,“外面维修店越来越多,就说换个后视镜吧,我们报价800元能修好,外面报价只要400元甚至更低,客源肯定跟低价走了。”
新车销售没利润,售后维修利润下降,再加上仓库里积压的新车占用的资金,以及每个月不能少的运营成本,经销商们“心里没底了,有集团还靠集团,吃老本,没集团的,只好听天由命了,不知道最后那根稻草在哪里。”
何时大洗牌
对于即将到来的2015年,经销商们没有任何信心。接连出现的经销商向厂家“索赔”的事件,即使是在一线奋战的4S店中高层管理人员也对此心里没底,他们表示,“这种事情属于高度机密,从头到尾我们都不清楚,老板不可能因为这个事情来向我们咨询。说白了,是投资人与厂家之间的账务。我们员工的实际收入该减少还是减少。”
2015年形势不明朗,是否会行业大洗牌呢?有着多年销售经验的某4S店老总表示,“至少老店不会倒,厂家会认为老店也属于品牌形象的一种表达方式,会帮忙扛住的。老店不倒,整个大盘就不会有特别大的变化。但老店的投资人也会看市场变化,如果2015年形势不好,那年中的时候就会做新的打算,到年底再来换牌。2015年的新店不好说,小经销商可能会关闭三、四成,或者直接关门,或者转换品牌。”
但就在上个月,浦东外高桥某家进口品牌新建4S店花费600万元的展厅已经完成搭建,但投资人预测2015年形势不好,直接废弃止损。而听说某品牌旗舰4S店一年到头忙死忙活,新车销售纯利润只有20万元时,不少经销商高层连连叹息,苦笑不已。 姚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