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自由谭~~~
自由谭~~~
自由谭~~~
自由谭~~~
自由谭~~~
自由谭~~~
     
2015年01月08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自由谭
网络时代的瓦尔登湖
李 妍
  李 妍

  一个半世纪之前,一位叫梭罗的年轻人决定隔绝自己与全世界的关系,来到瓦尔登湖边隐居,在那里和自己独处了两年又两个月的时间。某种程度上,梭罗是在追求一种脱离人群的自然生活,这虽然有点自闭,却不无回归本真的朴拙之趣。一百多年过去,时间走到网络时代,又有多少人能像梭罗那样,完全脱离网络、脱离WiFi、脱离手机,过那种与世隔绝的生活?

  事实上,现在的情形似乎有点错位: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人越来越无法脱离网络、手机,在网络上,他们往往看起来活跃、生动、有趣;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一部分人,越来越倾向于脱离真实的社会生活,他们在真实生活面前显得自闭、沉闷、无趣,习惯于躲进自我封闭的“瓦尔登湖”,成为另一种形式的离群索居者。

  我的一位朋友最近很困扰。办公室新来了几位年轻人,他们性格孤僻、不善言辞,以致很多日常办公事务都很难正常沟通、交流。谁想到,在互加了微信后,朋友意外发现,这群年轻人在朋友圈的表现却十分活泼风趣,与现实表现判若两人。随后,她发现自己陷入了交流的怪圈:在微信、QQ上,这些年轻人常常谈笑风生、幽默风趣;一旦切换到现实交流模式,立马变得呆若木鸡、不善表达。以致后来,他们所有的交流都只能搬到微信与QQ上去进行。

  这件事看起来极端与不可思议,但不得不承认,这群年轻人有点分裂的情感表达状态,正成为网络时代个体情感交流能力退化的一种重要表征。面对日益发达的网络交流平台,越来越多的人越来越依赖网络手段进行日常交往,而尽量避免与人进行直接的情感交流,能用网络平台交流沟通的问题,绝不用电话,这也导致运营商们把盈利重点放在了网络运营上。为什么会这样?因为面对面交流或打电话,常常让人觉得麻烦,好像有很多客套,不够直接,还要表达出合适的情感。但微信、QQ等网络手段免去了这一切,一个表情符号就能代表一种丰富的情感,一句简单的话,就能免去很多委婉客套。

  这种交流模式的结果是什么呢?就是人们比以往更自闭。因为更多地隐藏在网络交流的假面之下,交流者可以更好地隐藏真实情感,可以更好地控制什么时候回复询问,以及怎样回复询问。这虽然给人们的日常交流、情感表达留下了相当大的缓冲空间,但也极大削弱了人们正常表达情感的意愿与能力,以致出现了网络与现实表现截然不同的“两面人”。

  网络时代的“瓦尔登湖”,就这样让一部分人置身于情感的荒漠,他们逐渐走向自闭,仿佛彼此不再需要。网络时代,究竟让人更开放还是更孤独?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新民资讯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化新闻
   第A17版:文化新闻
   第A18版:文化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财经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26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7版:市场之窗/资讯
   第A28版:资讯/市场之窗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目击
   第B01版:新民环球
   第B02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03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B04版:博览/新民环球
   第B05版:军界瞭望
   第B06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7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8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美食物语/好吃周刊
   第B11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12版:吃遍中国/好吃周刊
   第B13版:好吃周刊/美食地图
   第B14版:美食大观/好吃周刊
   第B15版:好吃周刊/美食专列
   第B16版:地产资讯
开门征信亟待制度保障
打破垄断
“让座”之辩
让“初学心态”长相伴
死 角
网络时代的瓦尔登湖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6网络时代的瓦尔登湖 2015-01-08 2 2015年01月08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