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4: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1月10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戏剧的灵魂
殷健灵
  殷健灵

  最近,看了徐俊导演的新戏——话剧《大商海》。

  这是一部商战戏、一部男人剧。原以为,若没有一点风花雪月,戏要好看、要抓人,难。偏偏,去看了,不但坐定了,被吸引了,还数次动情落泪。这实在叫我意外。

  《大商海》以“源鸿昌”绒线店创办人申霁航的事业起伏为线索,以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真实历史为背景,讲述了三兄弟申霁航、吴慕用、席耀宗一同创业、又因人生选择不同而分道扬镳的故事。戏里展示的是旧上海男人的群像,他们在商场上对弈,在命运中沉浮,在波折中成长。戏里讲的是商道,更是人道。

  全剧的中心人物申霁航,14岁怀揣母亲交给的九块银元闯荡上海滩,一路艰辛打拼,终成沪上首屈一指的“绒线大王”。申霁航充满传奇色彩的个人命运里,最耀眼的不是他在商海中的运筹帷幄,而是他的铁汉柔情,于利益选择之时自然流露的仁慈、宽厚、正直的人性光华。用徐俊的话说,是“伊始的初心”。这样一颗初心,折射出的恰是人性中最朴质也是最美好的部分。很显然,编导无意趋附话剧市场里逗笑谐趣的风潮,他们要追寻的是不随潮流所动的恒定之美,更要挖掘出贪婪自私欲望背面的人性之美。

  在《大商海》里,我们见到了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徐俊。初一看,这便是一部打上了徐俊标记的戏:对老上海题材的钟情与执著,写意浪漫的诗化风格,美轮美奂的舞美设计,评弹淮剧童谣等多种元素的混搭运用……这些都可在徐俊先前编导的话剧《永远的尹雪艳》和越剧《玉卿嫂》等里面找到踪迹。

  优秀的沪剧演员徐俊转型当导演,他导的每一部戏我都看过。最初改编自白先勇小说的越剧《玉卿嫂》,他请了方亚芬来演。在越剧之前,早已有了电影和电视剧版的玉卿嫂,但徐俊不怕先入为主,他将这部挑战伦理的原著以一种文雅的面貌搬上越剧舞台,足见其底气和气魄。徐俊的《玉卿嫂》是委婉的、清淡的、雅致的、惆怅的,像极了江南流水。发生在桂林漓江边的故事,以吴侬软语吟唱出来,多了一份儿女情长的味道。淡化了性爱,也给了这段情爱以向往自由的理由。在这部戏里,徐俊既尝试了写意的风格,在有些地方,或许无“戏”可言,他智慧地将吸引观众的责任交给了演唱以及舞台布景。

  到了《永远的尹雪艳》,徐俊将写意化的编导风格发挥得淋漓尽致,最经典的桥段便是“搓麻将”,舞台上无实物,全靠演员虚拟的表情、动作、走步、台词和恰到好处的音乐来配搭,而同样的精彩桥段到了《大商海》里又有展示,所不同的,由女人的柔与媚,换成了男人暗地里的剑拔弩张、话里有话、绵里藏针。

  不过,从《玉卿嫂》《永远的尹雪艳》到《大商海》,倘若将徐俊定位在正剧题材无疑是片面的。在徐俊编导的戏里,我以为最出彩的还是根据英国喜剧大师雷·库内的作品改编的喜剧《他和他的一儿一女》。这部笑点不断的喜剧,轻松、智慧、环环相扣,但是它又让观众笑中带泪。整个观剧过程,观众爆发出无法遏制的笑,剧场成了一个狂欢场所。这让我诧异,难以想象眼前的戏居然出自一贯儒雅恭谨的徐俊之手。

  这部戏讲了一个名叫约翰·史密斯的伦敦出租车司机在伦敦的两个不同地区同时娶了两个太太并没完没了地在两个家庭之间奔波、折腾的故事。看似平常又俗套的故事,却没有落入平庸的窠臼。这是一部真正称得上“幽默”的作品,而不是搞笑剧(一些搞笑剧几乎是在挑战观众的智商)。“幽默”和“搞笑”一线之隔,但前者高雅,后者庸俗;前者智慧,后者浅薄。编剧的高明在于,将整部戏设计成了一个机关相扣的魔盒,层层推进,环环相扣,谎言越扯越大,戏剧冲突也越来越精彩。徐俊的导演处理手法也是高妙的,他汲取英式幽默的精华,摒弃了他一贯擅长的精致唯美的舞美设计,而是将简约的舞台交给演员,直接突显了演员的表演。这是我所看到的另一面的徐俊,他在处理喜剧风格时意想不到地游刃有余,甚至比正剧题材更加得心应手。

  然而,看过徐俊导演的那么多出戏,我从未听见他在台上讲过一句话,也未曾听他在平日里夸夸其谈。我只记得他在接受记者访问时,说起过“好的戏剧一定有灵魂”。而戏剧的灵魂是什么呢?戏剧的灵魂应该跳脱不开人的灵魂,这与所有的文艺作品相类,戏剧只是以它独有的方式淋漓尽致地揭示人的灵魂。印象里,日本国宝级戏剧家铃木忠治也曾谈到过这个问题,并说这是他终其一生探索的问题。我想,徐俊一定也在探索中,而他的求索之路将指引他无限接近问题的答案。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广告
   第A06版:中国新闻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国际新闻
   第A09版:新民图视绘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文娱圈
   第A12版:动态/文娱圈
   第A13版:文娱圈/动态
   第A14版:体育新闻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海外专稿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镜头艺术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名家示范/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新民拍卖俱乐部
   第B12版:邮珍赏析/国家艺术杂志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广告
戏剧的灵魂
返沪知青户口之惑
认识之差异
生态汽车
今宵灯谜
结婚这些年
往“活”里打
“法国史记”的神奇效应
新民晚报夜光杯B14戏剧的灵魂 2015-01-10 2 2015年01月10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