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对暴跌,应该分析一下其原因和根源是什么?历史上曾经有过2007年2月27日出现7.56%和2007年5月30日6.5%以及6月4日8.26%暴跌。仔细分析一下三次暴跌的原因是不同的。第一次暴跌是由于美国安然公司破产,造成世界股市暴跌。显然,当日中国股市暴跌是受到影响的跟跌。此次暴跌是事件性的,所以不影响上升中的牛市。而后二次是印花税增加,明显的是传递了管理层对当时大盘中乱炒概念投机股“扑灭”意愿。由此,三次暴跌实质不同,其暴跌以后市场走势也有不同。第一次暴跌以后,大家发现对中国其实影响不大,所以第二天仍然按照原来的轨道上升。而5·30以后,又出现了6·4暴跌,以后虽然又开始了上涨,但股票已经由过去的小盘概念股投机股转为大盘蓝筹股了。由此可见,了解暴跌的原因,对我们抓住暴跌以后的机会是非常有益的。
那么此次暴跌原因实质是什么呢?如果是由于传递的是管理层对融资融券无序的规范意愿,那么显然此次暴跌同样是事件性的而不是管理层对整个股市涨得过快的调整要求。进一步分析,近期的大盘股暴涨的推手就是融资。所以,面临规范的融资要求,靠融资上来的大盘股面临着调整是不可避免的。相反,已经被压抑的创业板和中小板股票就有了机会。
如此判断以后,笔者在暴跌时并没有惊恐,而是仔细观察盘面。在下午大盘出现断崖式跳水时,对早就看好的被迫跟跌的创业板股票艾比森和神州泰岳及时下手,结果取得了良好效果。由此可见,正确和冷静地面对暴跌,找到暴跌的根源,才能抓住暴跌出来的机会。陈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