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被多所大学同时录取
从2000年起,上海增加了普通高校春季招生考试。但历年来春考只对社会考生开放,不允许应届高三年级学生参加。2006年,上海的春考招生计划数一度高达2725名,报名人数也多达12019人。但到了2011年,春招的计划数缩减为550名,报考人数也只剩3000多人。去年参加春招的高校只剩下8所,报名人数仅为900多人,计划招生数缩减至488人,实际只录取了310人。
但今年情况则大相径庭:经初步统计,春考总报名人数已超2.5万,在有些高中,更是出现了七成以上高三学生争相报考的局面。从全市来看,今年的春考几乎成了一次“小高考”。上海理工大学招办主任曹伟元说,今年的春考更是推出了“一档多投(两投)”新政策,对报考资格线上的考生,招生院校可充分使用自主测试(面试或技能测试)成绩,作为多元录取的依据,真正体现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取原则。这就意味着一名考生可能被两所大学同时录取,由考生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其中一所高校确认录取。
而对于参加春考的市属高校来说,以前没有自主招生的机制,现在加入了面试或测试环节,也为这些学校尝试开展自主选拔招生开辟了一条新路。
春考“落榜”还有秋考
“在秋考之外多一次春考,对高中生来说无疑是多了一次上大学的机会。”行知实验中学校长杨卫红说,春考改革的积极意义已经显现出来,接下来要做的就是今后如何把春考做得更大更强,真正推动高校的招生改革和高中的素质教育。浦东中学校长倪瑞明也对今年春考出现的“既叫座又叫好”现象表示了认同,他认为,今年的春考报名人数比去年增加了几十倍,几乎是秋考人数的一半,但全市22所春招高校的总计划数仅为1640名,这势必使得今年的春考竞争会变得空前激烈。
对此,曹伟元认为,春考的改革肯定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随着改革的深入、考试机制的不断完善,相信若干年后会有更多的高校拿出更多的招生计划供春考生们选择。至于春考“落榜”的问题,考生、家长和高中教师都不必太在意,毕竟还有秋考的机会,而且秋考的招生高校与招生计划要多得多,完全没有必要为一次春考的闪失过于忧心。
本报记者 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