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盼建亭多年未果
方林虎和顾树棠两位教授在复旦大学教书几十年,虽已退休,却仍常出入学校参加各种活动。他们告诉记者,最近媒体刊登了“本市至今已累计建成5704座公交候车亭,为乘客遮风挡雨”的消息,但遗憾的是,复旦大学正门口(邯郸路北侧)的公交站,虽有14条线路在此停靠,却至今无亭。顾教授说,同样是复旦大学站,20米开外的邯郸路南侧的公交站有亭,不知为何北侧却无亭?长久以来,学校多次向有关方面反映始终不见改善。
人行道宽不足3米
接到反映,记者和市运管处取得联系。据反馈,候车亭的设置应满足人行道宽3米以上。据他们勘察,该公交站现有路面状况和地理条件不适宜设置公交候车亭。
现场到底是否有空间可“利用”?记者看到,该站距离复旦大学邯郸路220号正门只有二三十米距离,其设置格局是,宽畅的人行道被宽3米的绿化带一分为二,内侧靠店铺处宽约十米,地势空阔,还有私家车停在店铺门口,外侧供乘客候车地带经测量仅2.18米。该站正好位于两段绿化带之间的空当处。两位教授提出,候车亭就不能建在两处绿化带之间的空当地带吗?即使不能,那么绿化带内侧的十多米宽的人行道也是可以利用的。
勘查结果无法实施
为验证两位教授的说法是否可行,1月14日,记者邀请市运管处、公共交通广告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一起冒雨来到现场。工作人员表示,该处空当地带虽满足“3米以上”的条件,但空当通道的宽度是5.3米,而一个候车亭的宽度是4.5米,一旦设置,旁边仅有0.8米通道,宽度较小;此外,该处地下有2个窨井,下方分别有话缆和信息缆,若设置候车亭,需下挖至少0.8米,无法实施。
那能否将候车亭挪到绿化带后面?那里的人行道有近十米宽幅。“也不行。”工作人员说,候车亭设施应设置在公共设施带内,而“公共设施带”是指“宽度大于3米的人行道上距侧石外边线1.5m范围内专用于设置第一、第二和第三类设施的特定区域”。
要建候车亭,这里人行道宽度2.18米,距3米的要求差了不少。还有什么办法吗?唯一的办法是绿化带后移,腾出3米以上的空间。这看似0.9米左右的移位,实施起来却又面临难度,关键要看市容绿化管理部门的意见。困扰复旦师生许多年的候车亭问题,到底能否解决,本报将继续关注。 本报记者 陈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