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今日论语~~~
今日论语~~~
今日论语~~~
今日论语~~~
今日论语~~~
今日论语~~~
     
2015年01月26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日论语
不提GDP指标水到渠成
苏剑一
  苏剑一

  为新一年的GDP增速定调,历来是各地《政府工作报告》最受关注的看点。然而,杨雄市长日前在上海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这个数字首次“隐身”,取代它的是“经济平稳增长,结构持续优化,质量和效益继续提高,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与经济保持同步增长”的表达。

  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率先取消GDP增长目标,乍一听或许会让很多人惊诧,实则是水到渠成的改革之举。一方面,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语境下,中央已多次强调“不以GDP论英雄”,并连续多年调低GDP增长目标,淡化GDP指标是大势所趋;另一方面,上海五六年前就已不再考核区县的GDP指标,韩正书记更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明确表示,“不太关心GDP数据了,更关心环境数据”。

  作为引领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的引擎,上海率先抛弃GDP增长目标,转而更加重视品质、结构和效益,传递出了强烈的转型信号。从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和上海自身实际出发,不再以GDP为指导各项工作的指挥棒,相当于拿掉了过去戴在各级领导干部身上的手镣脚铐,此举将为加快经济转型创造更多的空间。

  有必要强调的是,上海政府工作报告淡化GDP指标,并非因为这个指标拿不出手——从历年数据来看,上海在经济总量、经济增速等方面的表现,一直可圈可点且十分稳定;此举也不意味着上海降低了对经济发展的要求——实际上,淡化GDP指标表明上海将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注重经济转型升级。

  长期以来,社会各界关于“GDP崇拜”的争议从未止息,但GDP指标在政府话语体系中的地位难被撼动。曾有地方尝试用“幸福指数”取代GDP指标,结果发现GDP仍是衡量国家和地区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处在经济创新转型关键期的上海如今勇吃“螃蟹”,既让人看到了这座城市的自信,也算是有的放矢。

  仔细研究政府工作报告可知,在淡化GDP指标的同时,上海市对社会治理和改革能力的要求,得到了进一步明确和强化。比如,“环保投入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保持在3%”“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6件”等。这些约束性指标更具体,也传递了更科学的政绩导向。

  淡化GDP指标,并非对GDP考核体系的否定,而是对“GDP崇拜”的摒弃。只要处理得当,这种带有探路色彩的改革,不会让各项政府工作方寸大乱,而只会让经济发展和社会改革更有活力,进而使得最终上交的“成绩单”充满惊喜。可以预期的是,在中央明确要求“不以GDP论英雄”的语境下,像上海这样“轻GDP指标,重治理能力”的调整,可能会成为未来政府工作报告的“新常态”。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上海两会·声音
   第A03版:上海两会·关注
   第A04版:上海两会·关注
   第A05版:上海两会·焦点
   第A06版:上海两会·话题
   第A07版:评论·随笔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读者之声
   第A12版:新民资讯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化新闻
   第A16版:文化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阅读/连载
   第A22版:长三角
   第A23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A24版:文化·旅游/长三角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养生/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康复
   第B04版:保健/康健园
   第B05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B06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B07版:市场之窗/资讯
   第B08版:资讯/市场之窗
不提GDP指标水到渠成
索罗斯如何 看中国经济
别让转学腐败像“过家家”
平凡温暖
污染元凶?
器官捐献的障碍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7不提GDP指标水到渠成 2015-01-26 2 2015年01月26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