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管企业悉数纳入
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工作报告指出,今年要加大对国有企业的巡视力度,探索分行业、分领域开展专项巡视,实现对中管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巡视全覆盖。
国资委有关人士向记者透露,在国资委监管的112家央企中,由中组部负责人事任命的53家中管企业将纳入此番“巡视全覆盖”。
在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李锦看来,纳入“巡视全覆盖”的企业应该与此前央企负责人薪酬改革所涉中央管理企业名单一致,共涉72家企业,除国资委监管的53家央企之外,还将包含金融、铁路等19家企业。
在中央纪委此前五轮巡视中,14家国有企业被纳入,包括中国石化等12家国资委监管央企、1家中管金融企业中国进出口银行以及1家文化类央企中国出版集团。
上市公司高管是重点
根据中央纪委的安排,巡视组今年将全面开展专项巡视,要求精准发现、定点突破,针对一件事、一个人、一个下属单位、一个工程项目、一笔专项经费开展巡视。
从过往查处案件看,上市公司高管、财务总监等关键岗位人员,通常是在投资并购、招投标等环节大搞暗箱操作导致国资流失的直接参与者,围绕这些人员开展调查,自然是巡视工作重点。
事实上,国资委方面已向央企提出要求,梳理分析“三重一大”决策(即:重大问题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投资决策、大额资金使用)方面发生的问题,尤其要强化对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的部门和岗位的监管。
紧盯改制等关键环节
“国有资产资源来之不易,是全国人民的共有财富。”中纪委五次全会明确指出。从过往查处案件看,导致“全国人民共有的财产”遭受损失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有的国企负责人利用职务之便,在企业重组改制、投资并购、产权转让、招投标、物资采购等环节,营私舞弊,收受贿赂,搞权钱交易。李锦表示,新一轮国企反腐无疑将紧盯这些重点问题,大力肃清歪风邪气,切实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新华社记者 华晔迪 赵晓辉
(据新华社北京2月2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