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7:新民教育/校园内外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2月04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考生源大战暗流涌动掐尖标准却现许多不同
陆梓华 马丹
  近日,随着各区县初三一模考试相继举行,名牌高中是否会提前“掐尖”,成为家长群中热议的话题。一则有关部分学校取消旨在提前“敲定”尖子生“冬令营”的消息引起家长关注。记者调查后发现,虽然形式各异,但名校“掐尖”仍然“暗流涌动”。值得关注的是,各校对“尖子生”的定义有了悄悄的转变,相比以往偏重竞赛成绩,名校对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视日益提高。

  主动出击成为常态

  无论是旨在提前敲定“尖子生”的冬令营还是“校园开放日”,事实上,都与本市高中自主招生的规范程序打了擦边球。去年包括上海中学在内的一批学校,便在官网挂出了“校园开放日”暂停的通知。

  但事实上,生源抢夺大战并没有停止。华东师大二附中校长戴立益透露,该校不在学校举办“科技冬令营”已有好几年了,去年,该校将自主招生选拔地点设置在了各个初中学校。交大附中一般从每年年初启动招生工作,主动出击去各个区县、各所初中开宣讲会。

  一名初中校长透露,初三一模考试刚结束,已有多所名高中的招生负责人前来拜访,摸摸学生情况。“有学校一下子就带了10个名额来,邀请优秀的初三学生到学校参加活动,表现优异者签一个口头约定,这实际上就是抢生源的方式之一。”也有学校干脆凭借一模考试成绩与全区排名前列的学生签约,给予加分、进校后分班等各种承诺。

  力拼竞赛优势不再

  进华中学校长陈国强说,从改革的趋势和发展来看,近年来高中自主招生的风向标总体方向还是对的,和以前有了不小的转变——从以前单纯地看金牌、看学科竞赛,到现在的综合素质考核。而这,恰恰和目前高考综合素质改革过程中弱化竞赛加分的方向是一致的。

  一名曾经多年参与学校冬令营招生的高中老师告诉记者,学校刚开始举行冬令营时,竞赛成绩占了很大比重。但随着招生方案不断完善,该校冬令营越来越考量学生的全科素质。高招对竞赛成绩弱化的效应,已经在中考开始显现。

  “不排除有些学生对挑战难题、参与竞赛有强烈的兴趣,并且天资聪颖、学有特长,适合通过竞赛展示自己的特长。”这名老师坦言,对于这部分真正的资优生来说,仍能凭借名次较高的竞赛成绩在中招、高招自主招生过程中占得先机。但是,另一批并不那么有天赋但原本希望通过努力在某一学科上拼竞赛成绩的学生,就必须在做出选择前三思而行。他曾发现,“拼竞赛”甚至成为一些学生学习偏科、不按时完成其他学科学习的借口。随着招生风向标的改变,对这些学生来说应该是个警醒。

  本报记者 陆梓华 马丹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安全观察专版
   第A12版:新民资讯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化新闻
   第A17版:文化新闻
   第A18版:文化新闻
   第A19版:2015国际滑联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财经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蓝天下的至爱
   第A25版:新民健康
   第A26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健康/热点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阅读/连载
   第A31版:上海新城区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汽车周刊
   第B02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03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04版:我爱我车/汽车周刊
   第B05版:新民教育
   第B06版:校园通讯/新民教育
   第B07版:新民教育/校园内外
   第B08版:招生留学/新民教育
中考生源大战暗流涌动掐尖标准却现许多不同
寒假里至少读一本好书
未来艺术家点亮“迎春树”
工程大建创意中心
广告
新民晚报新民教育/校园内外B07中考生源大战暗流涌动掐尖标准却现许多不同 2015-02-04 2 2015年02月0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