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条工作组”主席、法国数据保护负责人伊莎贝拉·法尔克-皮埃罗汀认为,欧洲正处于一个“十字路口”,在这个迷茫的时代,欧洲大陆需要用同一个声音说话。
立法者希望建立一部具有约束力的新隐私权法,就电信运营商和互联网服务商在多大程度上介入和使用用户数据方面,公民能拥有更多发言权。
新法案将覆盖欧盟所有成员国,增强数据监管人员的执法权力,允许他们向违规公司征收高达1.25亿美元的罚款。
由此看来,欧盟官员可能是美国技术巨头公司在欧洲的最大威胁。美国相关公司已展开多方游说,试图阻止新隐私权法案的出台。
内米茨说:“一旦欧洲成为数据信托中心,就像瑞士之于金钱那样,那么某些公司将担心自己的竞争力。”
欧洲官员坚称自己不是“反技术”,认为隐私权法案有利于企业发展,可以节约管理成本,消除欧盟28个成员国之间的法律分歧,同时给予欧洲人信任感,让他们放心成为企业新用户。
一些新兴小企业对隐私权文化表现出极大热情,比如德国科隆的Lavaboom为用户提供“安全”电邮服务,法国公司“惬意云”公司允许用户把信息存储在个人云上。后者的座右铭是“我们不会作恶”,显然是在调侃谷歌的口号“不作恶”。
斯皮罗·史密提斯起草了德国具有先锋精神的隐私权保护法而获得“隐私权教父”之名。他说:“保护个人数据、限制使用这些数据、人们有权决定什么可以做,这些是最基本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