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起喝盐水真的对身体好吗?超市里昂贵的有机蔬菜值得购买吗?儿童酱油真的对孩子更安全吗?
在杭州,活跃着一群“啄木鸟”,他们进学校、走社区,科普食品安全知识,提示食品安全风险,用自己的行动守望着百姓食品安全的家园,他们是国内首个专注食品安全的公益组织——“啄木鸟食品安全中心”。
不仅在杭州,近年来,食品安全监管中的第三方力量,在全国各地风起云涌,他们大多来自民间,与政府积极配合,守卫老百姓的餐桌安全。
蔬菜流动检测站
定安路社区,杭州上城区人口最密集的居民区之一,“啄木鸟食品安全中心”(以下简称“啄木鸟”)负责人李海市和助手,一大清早就来到这里,支起海报摆好了仪器,这个上午,他们将免费为老百姓检测蔬菜中的农药残留。
“社区里免费量血压经常见,免费检测农药的倒是第一次看到”,拎着大包小包蔬菜的老年人,瞬间将两张课桌大小的“实验室”挤得满满当当。
张大妈拿出刚刚购买的青菜、芦笋和豆芽,让工作人员检测,“现在人人都说蔬菜有农药,我儿媳妇不让我在菜场买菜,她每天都在超市里买十几块钱一小袋的有机蔬菜。”
检测过程并不复杂,检测员分别取2克菜,将其切成手指甲大小碎片,放入一个三角玻璃瓶中。
“这是通过仪器显示的‘酶抑制率’判断受检测蔬菜上是否有农药残留。按照国家标准,‘抑制率’在40%以下为合格蔬菜,40%-50%为可疑蔬菜,超过50%则为农药超标。当抑制率高出50%时蔬菜不能食用,也不能通过洗涤去除农药。”李海市告诉记者。
大约10分钟之后,检测结果就显示在仪器屏幕上,虽然都有一些农药残留但并未超标。
“这些蔬菜都是安全的,只要回家用淘米水浸泡,然后煮沸就能放心吃。”听着李海市的解释,身边的阿姨大妈频频点头,“现在对食品安全问题关心过了头,好像什么都不能吃,其实没必要这么恐慌。”
“那是因为现在是冬天,病虫少,自然撒的农药就少,天气暖和时就不一样咯。”旁边一位大叔补充道。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气氛热烈,李海市开始分发科普单页,“这位叔叔说得很对,所以我们购买蔬菜和水果,要尽量买本地的应季蔬菜,因为当地蔬菜自然生长,农药使用少。这些食品安全的常识,大家回去可以贴在冰箱上。”
杭州应季蔬菜参考清单——7、8月的青菜、卷心菜和菠菜不建议购买;冬季的土豆、茄子不建议购买;杭州的草莓只有3、4、5月是可以放心食用的。
农药残留蔬果排名榜——农药残留最高的前三位分别绿叶菜、豆类和茄果类,最少的是蘑菇、平菇等食用菌类。
短短半小时,300多张单页被150多居民一抢而光。
“这是我们羊年的第一次食品安全进社区活动,去年我们做了150场,今年我们的目标是300场,几乎每天都有。”李海市说。
饮料真相解密箱
3月3日下午,在杭州柳翠井巷的社区活动室,“啄木鸟”为社区里的20多个青少年上食品安全课。
一瓶水和各种添加剂就能制作一瓶果汁:先把黄4号溶于水,出现很漂亮的柠檬色。接着,加入酸味剂——维生素C和柠檬酸。然后,注入一成多的果葡糖浆,变成酸甜味。另外,要加进香料,加入纤维素粉末。纤维素是由“锯屑”做成的添加剂。透过混浊的颜色,营造出真果汁的感觉。
“啄木鸟”讲师把各种食品添加剂分别装进大小一致的瓶子,放在同一个纸箱里,命名为“饮料真相解密箱”,带着这个箱子当教具,现场演示勾兑橙汁、桃汁、乳酸饮料和果冻。
“大家闻一闻,是不是平时喝的味道”,孩子们争相举手,凑过来一闻,纷纷点头。
讲师问,“这样的果汁里有没有水果?”孩子们齐声回答,“没有。”“那里面有什么呢,我告诉同学们,里面大多是糖。”
还是通过实验,讲师告诉孩子们,一瓶600毫升的果汁饮料,最多含有20块3.5克的方糖,而糖吃得多,不仅对身体没有益处,反而会导致肥胖、反应迟钝、脂肪肝等诸多问题。
除了“解密饮料”,“啄木鸟”给现场孩子做的实验还有,燃烧一片薯片让大家数可以滴下十几滴油,孩子们都表示很惊讶,原来薯片里油脂含量这么高;将各种颜色的彩虹糖放进水杯里,一分钟不到彩虹糖的外衣都褪去了,孩子们由此知道色素也是一种食品添加剂。
孩子们还学会了怎么看食品配料表,成分表中的钠含量乘2.5得出的数值就是盐含量,成人一天食用盐健康标准为不大于5g,青少年不多于3.5g。成分表中碳水化合物的量等同于糖。
“实验的效果远比口头说教的效果好”,李海市说,去年他在一所学校做了食品安全讲座,3天后校长反馈,学校里的饮料瓶子少了一大半,有些孩子回家还监督起家长的饮食习惯。
2014年5月到11月,“啄木鸟”举办进社区科普讲座,累计超过200场次。有一位陪着孙子来的老先生说,“第一次听懂了食品安全课。”
辞职做公益,我没疯
啄木鸟食品安全中心网站上这样写道:我们有个中国梦,希望孩子们都知道食物从哪里来,希望人们都了解不是想吃什么就能吃什么,希望食品生产者销售者都诚信起来。
为了这个梦,李海市2013年从阿里巴巴辞职时,“他们都说我疯了。”
2008年,李海市作为志愿者参与了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与公益事业结缘,此后他来到杭州加入阿里巴巴,从事环境公益工作。2010年,马云加入大自然保护协会,倡导环保,李海市具体执行这项工作,一做又是3年。
“当时的工作是关注水污染。”李海市有机会接触大量环境污染事件,和像癌症村这样受环境污染影响的人群。对于这个工作,李海市有着自己的见解:“我觉得从企业家的角度去宣传环境保护,很难惠及到普通的老百姓。但食物是每个人都必需的东西,从食物宣传下手,或许效益更加明显。”李海市很清晰地列举食品安全问题的源头:“首先是植物的自然生长,中国面临的环境污染比较严重,导致蔬菜水果生长受到影响。另外有些企业在经营加工的生产环节缺失安全措施,政府监管存在缺位。最重要的是广大群众对食品选购的认知不高。”
2012年4月,李海市以兼职身份开创啄木鸟食品安全中心,召集部分志愿者,闲暇时间开展活动。2013年6月,李海市辞去阿里巴巴的工作,创立了国内首个专注食品安全的公益组织——“啄木鸟食品安全中心”。
“食品安全问题意义重大,但在国内此类公益领域还是空白,所以我决定试一试。”李海市说。
“啄木鸟”如何才能生存和发展?李海市从一开始就认定两个方向——科普实践和社会监督。
一年多来,“啄木鸟”已经在杭州、北京、上海、昆山做了数百场的社区活动和食品安全讲座,还与杭州市长桥小学合作建立“食物安全与健康科普示范基地”。
而在参与食品安全社会监督方面,“啄木鸟”会深入社区菜场和田间地头,发现可疑蔬菜后,通过合作的有资质的实验室进行专业检测,一旦发现问题,就向政府主管部门举报,进而合力解决问题。
2014年10月,“啄木鸟”对西湖区辖内的9所小学校园外14家店铺的食品安全问题进行了系统调查,在学生们经常食用的186个食品中,共发现食品问题68个,其中QS(生产许可)过期或伪造问题有18个、未标注生产日期或保质期问题12个、名称使用不规范18个、过期食品5个。186个样品中总计有52个问题食品,占样品总数的28%。举报之后,获得了西湖区市场管理局、西湖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很好的回应,目前已经得到治理。(下转A15版) (上接A14版)
“挑刺者”迎来春天
“啄木鸟”虽然是国内首个专注食品安全的公益组织,但类似的食品安全民间力量,随着民众对“舌尖安全”的重视,并不孤单。
“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于2014年7月21日由民政部正式批准成立。该中心是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等发起成立的一个民办非企业、非营利性的食品安全、营养与健康信息交流与传播机构,其业务范围为信息交流、科普宣传、国际合作、专业培训和咨询服务。
陈君石院士是国内权威的营养与食品安全专家,曾三次开展中国总膳食研究,被世界卫生组织誉为发展中国家开展总膳食研究的典范。
“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以食品安全方面的科学家为基础,由他们独立发表针对食品安全热门话题的意见。在其官方网站,记者看到,已经有165篇专家解读上线,内容包括:婴儿配方奶粉含四十多种“添加剂”是真的吗;“毒”豆芽毒不毒;酸奶为什么这么粘等等,作者多是食品科学领域的教授、学者或者科学松鼠会的成员。这些食品安全的科普文章,不仅极具权威性,而且大多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首都保健营养美食学会”由北京市民政局主管,是一个由近百名营养师发起成立的食品安全类非营利性社会团体。学会举办各种营养美食方面的学术和技术交流活动;编辑保健营养美食学科范畴的刊物、书籍和科普视频。
以上这些民间力量,过去曾被视为“挑刺者”,近年来,随着政府对社会治理的创新和对社会组织的重视,“挑刺者”正逐渐成为“合作方”,通过公益创投、政府购买等创新方式,不仅收获了资金,更收获了认可。
以“啄木鸟”为例,2014年拿到了西湖区民政局5万元公益创投项目,在西湖区社区做食品安全的科普宣传,这样的政府购买项目开创全国先河,三十场活动做完之后,效果特别好。紧接着西湖区食药监局又购买了“啄木鸟”18万元的服务,社区活动扩大到100场。
2014年12月,杭州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推进我市社会治理创新的若干意见》,市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五千万元用作社会组织的发展,重点是用于购买公共服务项目、社会组织孵化等。
“做公益,不能光讲奉献,也要能生存和发展。”李海市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