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境外消费超1万亿
“近年来,国人在海外的购物非常火热,把全世界买成‘奶粉荒’,商务部将采取哪些措施促进这些海外的消费力能够回流?”中国邮政快递报、中国邮政杂志记者将海外代购问题抛给高虎城。
中国出境人数已超过1亿人,中国的境外购物也在迅速地增长。据不完全统计,去年中国境外消费已经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形成境外消费主要原因是价格的差。”
高虎城分析,价格悬殊导致境外采购、境外消费迅速增加有多种原因:一是在税费上较高的税率,特别是某些产品的消费税。二是国内的流通成本过高、环节过多,市场仍然存在物流方面和管理方面进一步减少成本的空间。三是国外品牌商对华的定价政策。“我们下一步采取措施引导国外采购的回流,也将从这三个方面着力。”
高虎城注意到这两年来我国在国内外消费市场中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从国内来说,越来越多的消费是个性化和多元化,而国外购物却呈现单一化和模仿式的消费。他相信,随着中国居民消费观念的改变,这种局面也会像前些年的“你有、我有、人人有”的排浪式、模仿性消费逐步转向理性,回到正常的消费状态。
优化赴港自由行政策
深圳特区报记者问道:“最近一段时间,香港各界对内地居民赴港购物产生不同声音。香港特首梁振英对外表示,要与内地部门商讨收紧自由行的政策问题。这个实施多年的政策是不是会收紧?”
高虎城回忆说,内地居民赴香港个人游的政策和深圳居民“一签多行”的政策是香港受亚洲金融危机冲击和周围环境波动时,应香港特区政府的建议,经中央政府批准,由试点开始逐步推广。“十多年来,政策对促进香港经济的发展、扩大当地就业、推进两地民众的交流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我还能够回忆起这项政策推出的初期香港的繁荣。”不过,高虎城也指出,随着赴港旅客不断地增加,个人游政策和深圳居民“一签多行”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出现新情况和新问题。
高虎城认为,任何一座城市的设计、服务功能、接待能力、基础设施等,对游客来说都有限度。“中央政府对这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十分重视,内地有关部门与特区政府也一直保持着密切联系,已经采取许多应对措施,并将会根据需要,不断地优化和调整有关政策。我相信不会对两地的人员交流和经贸合作产生影响。”
特派记者 钟喆 马亚宁 姚丽萍
(本报北京上午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