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王阿姨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令人遗憾的是,大部分患者并不知道糖尿病可能会累及肾脏,而忽略了肾脏发出的求救信号,从而失去了早期治疗的最佳时机。”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肾病科主任倪兆慧教授强调,由于糖尿病肾病患者机体存在极其复杂的代谢紊乱,一旦发展至终末期肾衰,往往比其他肾病的治疗更为棘手。
糖尿病肾病是一种由糖尿病引起的继发性肾脏病,是糖尿病患者最主要的微血管病变之一。其发病机制可能和糖代谢异常,肾脏高灌注、高压力和高滤过,氧化应激,细胞因子相互作用以及遗传等多因素有关。在西方国家,糖尿病肾病已成为终末期肾衰的首要病因。
糖尿病肾病早期症状隐匿,仅在运动、应激等情况下发现一过性微量白蛋白尿。如未给予及时的治疗,病情可逐步进展,出现持续性临床蛋白尿,主要表现为尿泡沫明显增多,下肢或踝间水肿,高血压,到了晚期可伴有贫血、皮肤瘙痒、小腿痉挛、恶心呕吐等肾功能受损的症状。另外,患者也常合并心、脑、足、视网膜、外周神经等其他系统的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肾病治疗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当患者存在较长的糖尿病病程(1型糖尿病病程超过10年,2型糖尿病病程超过5年)且出现微量白蛋白尿,或同时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需考虑糖尿病肾病。确诊则依赖于肾穿刺活检。为了早期发现和诊断糖尿病肾病,1型糖尿病患者在诊断5年后,2型糖尿病患者一经诊断就要每年接受肾病筛查。
糖尿病肾病目前主要通过控制可能导致病情进展的危险因素进行综合干预,从而减少蛋白尿,延缓肾功能衰竭进展。其中包括改善生活方式(适当的运动、限盐、戒烟酒等),强化血糖控制(糖化血红蛋白目标值应<7%),如无禁忌症可给予ACEI/ARB类药物控制血压、降尿蛋白,他汀类药物调节脂代谢紊乱,限制饮食中蛋白质的摄入。
专家特别提醒说,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进展至较严重程度,并有明显尿毒症临床表现、经药物治疗不能缓解时,应及时进行透析治疗。目前尚无直接有效的药物,切莫相信所谓的“特效药”。
本报记者 施捷 通讯员 朱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