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环境污染加剧、饮食结构的变化、检出手段的提高,儿童青少年慢性肾病发生率呈不断上升趋势。在儿童,除肾病综合征、急性肾炎、血尿等疾病,因常伴随明显浮肿、尿色变红等症状而容易察觉外,还存在一大部分慢性肾炎、继发性肾病等,不宜被察觉从而延迟诊断甚至误诊。
慢性肾病早期无特异症状,因为肾脏的储备功能强大,只要单侧肾脏保留1/3的功能,就能维持基本功能,不会出现明显失代偿的临床表现。通常要等到肾功能损害70%-80%以上,才会被发现,往往已到终末期肾病,即所谓的尿毒症,肾功能已不可逆,需要透析或是肾脏移植等替代治疗。
除此之外,有些肾脏病起病无典型肾病表现,门诊因皮疹、腹痛、关节痛、贫血、高血压、头痛头晕等症状就诊而最终被诊断肾脏病。如双下肢皮疹伴腹痛的儿童,最终确诊过敏性紫癜,过敏性紫癜中有接近一半会出现肾脏问题,而且皮疹、腹痛为自限性,该疾病的严重程度取决于肾脏损害的严重程度。若只是单纯当作皮疹处理,势必造成误诊。
有上述症状的患儿往往不会第一时间就诊于肾脏专科,有一部分儿童在被拨开迷雾表面伴随症状的“迷雾”之后,最终才被诊断为慢性肾病。专家指出,首先,尿常规检查可了解是否存在血尿、蛋白尿等情况而早期发现肾脏病。其次,在出现上述症状——请务必谨记咨询肾脏专科医生,以早期发现肾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