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于对文物研究和保护的需要,上海博物馆早在1958年就成立了专门的文物修复复制工场,广纳贤才,汇聚了一批技术精湛的技艺大师,修复种类涵盖了陶瓷、青铜、书画、漆器等各个行当。在当年物资匮乏的情况下,通过自创土设备、改进老设备、增添新技术等多种方法不断革新和传承修复复制技艺。上海博物馆文物修复工场成立的50多年来,通过师徒几代人的默默耕耘和不断钻研,为传承、保护中国古代艺术做出了贡献,文物修复复制技艺也成为上海博物馆的一张名片。
据介绍,珂罗版(Collotype)印刷又称玻璃版印刷。18世纪前后,随着照相科技的发展和在印刷技术上的应用,形成了专门的珂罗版印刷技术。珂罗版印刷的工艺包含了照相、制版、修版、印刷等多道工序。由此制作的作品没有网点,画面层次丰富,色泽清晰,效果逼真,而且保存时间越长越能体现原作韵味,具有无可比拟的艺术还原性。此次遴选出的历年佳作,色泽饱满,历久弥新。通过图文并茂的现场介绍,展示珂罗版整个工艺流程。有兴趣的观众还可以现场印制一张自己的珂罗版作品,展会期间10:30与14:30分别有老师带教指导。
活字印刷最普遍的就是木活字,始于元代,浙江省瑞安木活字印刷术,是我国已知唯一保留下来且仍在使用的木活字印刷技艺。展会期间10:00与13:30,上博展区都将现场教学,供观众朋友现场体验刷墨、铺纸、印制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