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你们可以到上海去
露茜娅问:“中国很远吗?”唐金汉说:“我们这个轮船如果走苏伊士运河,大约航行一个多月,如走好望角则需70多天。”露茜娅:“你的家在哪里?”唐金汉:“上海。”露茜娅:“上海?我知道,它好像是太平洋沿岸的一个小渔村。”唐金汉:“你是从大英皇家辞典里看到的解释?”露茜娅点点头。唐金汉:“那是200年前的上海了。现在的上海是一座被称为东方巴黎的国际大都市,世界第七大港口。对了,那里也有你们犹太人,像沙逊、哈同、卡道里……他们还是上海拥有巨额财富的大亨呢。”
露茜娅:“他们没有被屠杀、进集中营?”唐金汉:“没有,它远离欧洲大陆。上海是被列强爪分的半殖民地城市,有很多租界,各自为政,它不需要财产担保,不需要警方证明,也不需要签证……”突然恍悟:“不需要签证……”猛地拉着露茜娅的手:“知道吗?上海是一个自由港,外国人去那里不需要签证!”露茜娅:“真的?”唐金汉:“对,对呀!不需要签证!露茜娅,诺亚方舟找到了,犹太人有救了!”说着撒腿就跑:“我报告船长去!你们可以到上海去……”他向船长室奔去。
船长室内,彼得船长一面穿着衣服,一面用赞赏的目光审视着眼前的小伙子问。“请立即给上海的沙逊爵士和卡道里先生发电报。请求他们帮助接纳这些死亡边缘的犹太人。”
唐金汉:“是!”一只手熟练地按着电键。电波飞过大洋,飞向上海。在上海外滩。
在沿江而立的自由女神塑像后面,耸立着一排造型迥异的欧洲式的雄伟建筑,沙逊大厦就雄踞其中。八楼的大班室内,坐着一排犹太富豪大亨。年轻的霍瑞斯·卡道里口述电报文稿:
“……请允许我荣幸地代表维克多·沙逊爵士,欧司·爱·哈同明智居士和我父亲——艾里·卡道里先生,以‘上海援助欧洲犹太难民委员会’的名义,感谢亚当斯船长先生及圣安东尼号全体船员对逃亡的犹太苦难同胞的救援,欢迎犹太同胞们来上海避难!秘书长霍瑞斯·卡道里。”
“圣安东尼”号轮船上,一片欢呼,犹太难民们热泪盈眶,热烈拥抱、奔走相告。一些人拥向船长表示感谢。
船长:“不要谢我,应该感谢这位中国的小伙子,是他和他的故乡上海,将成为你们生的希望、当今的诺亚方舟!”众人将唐金汉抛向空中,站在一旁的露茜娅热泪流淌。
人群中的柯尔向阿登纳使个眼色,悄悄向二副室走去。入夜。四周一片静寂。二副室内,阿登纳手执电键正在收、发电报。
奥地利边境。夜,在凄风苦雨的荒郊,黑夜中佳丽娜和父亲希伯莱在摇晃地走着。忽然,脚下被绊了一下,父女俩相继跌倒,待他们准备爬起,两束令人炫目的手电筒光射来,两个德国小军官赶到。
希伯莱被照得睁不开眼。佳丽娜避过灯光。军官甲“砰”的一枪,希伯莱中了弹,侧卧在地。军官乙拖起佳丽娜:“你,美丽的,跟我们走!”佳丽娜哭呼:“爸……”猛地挣脱军官乙的手,竟将旁边军官甲手上的枪甩落路旁。军官甲扇她一记耳光,用手电筒光去找枪的刹那间,希伯莱突然伸手扳住他起步的右脚,军官甲跌了个倒栽葱!
“砰”的一枪,抓住佳丽娜的军官乙应声倒地。'又是“砰”的一枪,刚从地上爬起的军官甲也倒地。打枪的黑影拾起亮着的手电筒一照佳丽娜惊呼:“佳丽娜!”佳丽娜:“谁?”“是我,米切尔!”佳丽娜:“表哥?快,”指着地下: “我爸,爸爸!”米切尔用手电光照到躺在血泊中的希伯莱:“姑夫!姑夫?”佳丽娜奔过去:“爸爸……”将他的头托起。希伯莱已气绝而死。
这时远处传来嘈杂的人声。米切尔熄了手电光,黑暗中当机立断:“快跑!”黑暗中射来几十支手电光,交叉扫视……
维也纳,中国总领事馆。领事馆走廊里,挤满熙熙攘攘的要求签证的人群,米切尔和佳丽娜也在其中。一个中年犹太人阿夫伦,走出签证室兴奋得大叫:“签出来了,我签出来了!”扑通跪地:“感谢仁慈的上帝,我跑遍维也纳56个国家的大使馆、领事馆,都遭拒绝,唯有这里,”指着身后的领事馆大门:上写“中华民国驻维也纳总领事馆”。“是中国,给我签出活命的护身符——上海的签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