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关系要信任,不要任性;把病人当贵人,不当敌人。这话说得很顺溜,到了网络上争议可就激烈了。
有网友指出:想说信任没那么简单。想起看病时被忽悠做的各种检查,被忽悠买的各种药,被忽悠掉的各种红包……并非真的想任性,而是惊弓之鸟很难那么随性。
而一位医生忍不住吐槽:听说银行自称弱势群体,医生们都笑了!为何还有人要说医生收红包?至少在上海的医院,红包就是炸药包。谁敢拿炸药包,要么就是前途不要,要么就赶紧“吃药”……
谈到医患关系,全国人大代表钟南山院士认为,当下医患关系紧张的最大原因是制度。医疗体制改革说了很多年,但如今医务人员收入80%靠创收。在完全不该市场化的医疗体系搞市场化,医改是很难成功的。公立医院并没有真正体现公益性,让医院埋单医护人员的工资,直接催生很多不该发生的事。
争论至此,小编要讲个故事。
一名网友的父亲在本市一家大医院开刀,家里包了个万元红包给开刀医生。医生没有拒绝。说到这,很多人看来是个“正常”的故事。后来,医生很卖力,手术很顺利。父亲病愈出院。出院时,网友发现父亲的费用已经被结掉一部分。一问才知,是那位医生把红包退到父亲的住院费中。
医生留言:“收了,我不安心;拒绝,你不放心。干脆结到费用里,大家舒心。”
医患关系从来就不该是对立的。医患和谐相处的事例,远比医患矛盾多得多。但不可否认,那些伤医甚至杀医案,给人一种“错觉”——医患水火不容。
但医患从来就不是“矛盾”,大家都只想看好病而已。平等的双方,根本没有必要争个短长。众多勤恳工作的白衣天使,没道理替个别没素养的医生背“黑锅”;少许素质不佳的患者,绝不能让他们的暴戾毁了整个医患关系。而一些缺乏常识的媒体人士,在诸如“缝肛门”等事件中,为博取眼球,贸然指责医生,给医患关系“火上浇油”,也难辞其咎。
医患关系需制度保障,让一个医生一天看200个病人,医生和病人谁会好受?
医患更需彼此多一份理解:病人多点科学理性的认知,医生多些温和耐心的态度。
从制度上保障了双方的利益,在情感上根除了双方的不理解,双管齐下,医患关系会有明显改善的,我相信。
新民网 卞英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