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明显,这波行情的上升不是靠经济和企业的业绩基本面,而是靠预期和题材来推动。现在的问题是两会结束后新的预期在哪里?是什么?随着两会的结束,喧嚣后将是一段沉寂。虽然投资者认为后续还有各类政策的落地和实施,但这方面预测的主观随意性很大。什么政策?何时落地?力度多大?都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从确定的角度看,3月末将有3月份汇丰PMI初值公布,3月末之后上市公司业绩也将不再任性,4月中旬还要公布一季度的GDP等一系列经济金融数据,总体相对谨慎。因此,从目前看,两会后的政策预期将出现断层,有的也较为偏淡,对行情的支持力度会明显减弱。
从资金层面看,下周起本轮新股申购资金就将集中回流,对市场具有反哺作用,但这种反哺不以增量为主,是存量资金在一二级市场之间的流动,因此场内资金总量并没有大幅增加。虽然投资者可能认为节后融资余额不断上升,目前已经达到1.29万亿,日均增加200亿元,但是如果我们回顾节前融资余额的变化,当时曾经达到1.17万亿,后因为春节长假而有一次快速平仓下降,因此如果忽略春节因素连贯地看,目前融资余额的增加并不迅速,何况基数不断增大,增量占比不断萎缩,而全行业融资余额总量存在天花板,不可能无限制地增加。同时央行在节后连续大手笔回笼货币,上周逆回购到期1450亿元,是连续第二周收紧。再加上美元汇率时隔12年后再次重返100点大关,人民币的贬值导致实际汇价持续回落,热钱外流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资金的相对紧张,因此股市在没有增量资金支持和成交量的有效放大的基础上,行情要持续向上的可能性不大。
从周四盘面看,银行等金融板块再次领涨,市场风格有再次转换的信号,但大盘成交量没有明显放大。从目前看,可能是盘中机构的一次试探行为,通过投石问路看看其他投资者的响应程度。根据大盘成交量须和热点流通市值相匹配的原则,即多大的脚穿多大的鞋,两者需要匹配。在沪深日成交低于8000亿元之前,市场风格转换的可能性不大。而从目前看,两市要持续达到8000亿元的成交水平,可能性同样不大。因此,后续市场的操作难度,也将有增无减。申万宏源 钱启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