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速度问题上,我们的国人真是太富有浪漫情怀了,多少年来,一个个速度纪录被刷新,一个个速度神话被创造。最近各路媒体又披露了一个令人咂舌的速度纪录,某省会城市一幢高达二百二十五米的五十七层大楼,十九天就结构封顶,把上世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的深圳速度、浦东速度远远甩在后面,书写了让人眩目的全新速度。
然而,这并没有让笔者感到兴奋,反倒有点忧心忡忡。我在想,对速度,我们是否需要保持一份理性,保持一份冷静呢?因为我们在速度问题上付出的代价太过沉重。长期以来,我们都沉浸在中国式速度的亢奋之中,少有人反思速度背后的代价。对速度的追求甚至已经凌驾于谋求发展的根本目的之上了。曾记否,上世纪“放卫星”的年代,“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结果,客观规律给了人们当头一棒,在天灾与人祸的共同作用下,中国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
令人遗憾的是,当我们终于走出困境,踏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道路时,在速度面前又一次次地冲动起来,大家竞相比造楼速度、比筑路速度、比建桥速度、比高铁动车的运营速度。更可怕的是,人们还以各种献礼工程、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的名义,促使前所未有的速度神话诞生。但违背规律者,必将受到规律的惩罚。不是吗?庆祝竣工的鞭炮声还没停息,新造的高楼已轰然倒塌;使用不到十天的豪华高铁车站,由于质量问题不得不将地砖砸碎重铺;某地的长江二桥,通车一年就被迫大修,以后小修小补不断。另有报道说,中国内地五年内在没有天灾的情况下,至少垮塌了十七座大桥,而交通上的“高速度”,更是吞噬了无数鲜活的生命……
面对触目惊心的教训,我们真的要对速度神话说声“不”,让“速度”回归理性。这是对生命的敬畏,也是对苍生的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