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梭多国的“救火队员”
据卡塔尔半岛电视台报道,苏莱曼尼堪称中东反恐行动的“老法师”。早在2012年8月,IS的前身“伊拉克与黎凡特伊斯兰国”、胜利阵线等极端组织联手向叙利亚阿萨德政权发起进攻之时,苏莱曼尼就往来于黎巴嫩贝卡谷地与大马士革之间,协调叙政府军、沙比哈民兵和黎巴嫩真主党的行动,同时运用自己掌握的伊朗秘密部队圣城旅情报网,粉碎了极端武装占领叙利亚中北部地区的图谋。据美国中东安全问题专家德克斯特·费尔金斯称,苏莱曼尼及其助手侯塞因·哈马达迪准将协助叙总统巴沙尔·阿萨德粉碎了极端组织和叙国内世俗派反政府武装“自由军”的无数次围攻。
当叙利亚境内的IS武装于去年夏天转战伊拉克后,苏莱曼尼就敏锐地察觉到叙利亚和伊拉克两国的内乱可能“合流”,于是主动向德黑兰请缨,以“保卫什叶派宗教圣地”的名义,率军事顾问奔赴伊拉克,帮助巴格达中央政府抵抗极端组织的进攻。得到认可后,苏莱曼尼先是在2015年1月以公开访问黎巴嫩首都贝鲁特,瞻仰当地真主党烈士墓地为掩护,摆脱敌对势力和媒体记者的追踪,悄悄抵达伊拉克南部什叶派聚居区,帮助地方部落组织起民兵武装,之后在接到伊拉克政府的正式邀请后,苏莱曼尼才成为巴格达方面的军事顾问。在苏莱曼尼的领导下,什叶派民兵、库尔德武装和伊拉克政府军相互配合,在美军的空中掩护下猛攻IS武装的侧翼,一度切断前线IS武装与摩苏尔的联系,迫使敌人仓皇撤退。
如今,伊拉克政府军向盘踞在北部省份的IS武装发动“春季攻势”,而这场战役的中路军指挥官正是苏莱曼尼。据美联社报道,苏莱曼尼的前敌指挥所就设在提克里特以东约35英里处的阿布·拉亚什村,但伊朗法尔斯通讯社则否认苏莱曼尼身在提克里特前线,强调伊朗只派遣极少数人员“保卫纳杰夫与卡尔巴拉什叶派圣地”。
曾有毒贩想要他的脑袋
苏莱曼尼,1957年出生在伊朗克尔曼省的拉波尔村,年少时并未展现出什么远大志向,高中一毕业,他就来到自来水厂工作,工作之余就到当地体校练习举重,客观上为其日后的军旅生涯练就了过硬体格。1979年伊朗巴列维王朝被推翻,充满革命激情的苏莱曼尼加入了新组建的革命卫队。尽管只接受过为期45天的基础步兵训练,但凭借良好的身体素质,苏莱曼尼在新兵中脱颖而出,成为机枪排排长,随即被派到西阿塞拜疆省,参与镇压叛乱活动,后来又参与侦破1980年的“诺杰空军基地未遂叛乱案”。
1980年9月,伊拉克入侵伊朗,仓促应战的伊朗正规军被打得七零八落,盛产石油的胡齐斯坦省也大部沦陷。由于部队人手紧缺,苏莱曼尼自告奋勇,在家乡克尔曼召集一大批青年参军,并亲自对这些人进行军事训练,上级也因此留任他当连长。战场上,苏莱曼尼作战勇敢,很快就晋升为少校。在关键的胡齐斯坦收复战中,苏莱曼尼果断率部由守转攻,打乱伊拉克军队的部署,扭转了作战局面。1987年,苏莱曼尼成为第41旅的指挥官。
上世纪90年代,苏莱曼尼担任驻东南部克尔曼市的革命卫队指挥官,那里毗邻战乱不息的阿富汗,也是从罂粟种植区“金新月”向欧洲贩运毒品的必经之道。苏莱曼尼以铁腕手段打击贩毒活动,甚至动用战斗机打击贩毒商队。对他恨之入骨的毒贩甚至高价悬赏他的人头。
2000年,苏莱曼尼被任命为革命卫队特种部队——耶路撒冷旅(后改名圣城旅)旅长。上任后,苏莱曼尼以原美国驻德黑兰大使馆为指挥部,大刀阔斧地对圣城旅进行改革,增加其情报搜集的任务比重,将圣城旅划分为情报搜集、金融管理、政治渗透和特种作战等几大板块,其成员逐渐遍及中东各地。
与美国“既斗争又合作”
行事低调的苏莱曼尼不仅具备军事才华,其政治头脑更加敏锐。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苏莱曼尼就开始资助阿富汗西部哈扎拉族部落打击塔利班。“9·11事件”发生后,苏莱曼尼主动派特使与美军接触,为美军在阿富汗的前期军事行动提供大量军事情报,从而缓和美伊关系,避免美国借反恐名义打击伊朗。
根据维基解密的外交电文显示,2003年伊拉克战争主要战事结束后,美国急于重新组建伊拉克政府,而美国特使最先会见的对象就是圣城旅成员。苏莱曼尼的意见在伊拉克战后重建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正是他的坚持,才导致什叶派在伊拉克议会中拥有多数席位。
当然,苏莱曼尼与美军并非没有矛盾。2007年1月11日,美军及其支持的库尔德武装在伊拉克北部城市埃尔比勒抓捕了5名有外交官身份的圣城旅成员。不久后就发生了武装分子冲击美军驻卡尔巴拉联合协调中心事件,9名美军被打死。半年后,驻伊美军发言人公开指责苏莱曼尼是“卡尔巴拉事件”的幕后黑手。不过,美国人最终还是选择了妥协,释放了被抓的伊朗人。曾在美国中情局任职的约翰·马奎尔表示,苏莱曼尼是个富有手腕的秘密战行家,“不到万不得已,千万不要得罪这个深不可测的将军”。 雷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