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7:军界瞭望/战例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7月,数千反叛武装突袭大马士革,试图颠覆阿萨德政权——~~~
2012年7月,数千反叛武装突袭大马士革,试图颠覆阿萨德政权——~~~
     
2015年04月09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2012年7月,数千反叛武装突袭大马士革,试图颠覆阿萨德政权——
代号“火山”:叙首都爆发九日血战
毕晓普
■ 回援首都大马士革的叙利亚政府军装甲车
  2012年7月15日至23日,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枪声大作,以自由军为主的反叛武装(以下简称“叛军”)发起代号“火山”的军事行动,力图通过短促突击推翻巴沙尔·阿萨德总统。然而叛乱者低估了政府军的实力,巴沙尔迅速从各地调来援军,利用重武器和航空兵方面的优势,经过数日血战,终于恢复首都的秩序,渡过了一场迫在眉睫的危机。

  战前态势

  叙利亚内战进入到2012年后,冲突烈度进一步升级,得到西方支持的叛军实力大增,拥有若干旅级单位和近40个营,总兵力约4万人。为了加速阿萨德政权崩溃,叛军高层在伊德利卜山区举行会议,决定发起代号“火山”的城市进攻战役,目标是瘫痪乃至占领首都大马士革,若攻击奏效,总统巴沙尔要么迅速垮台,要么逃亡到西部城市拉塔基亚,从而失去对全国的控制。作为“火山”行动的备案,叛军首领里亚德决定在叙北部重镇阿勒颇外围也配置人马,如果大马士革不能得手,也要在别的地方开辟“第二战场”,让政府军不得安宁。

  当叛军磨刀霍霍之际,政府军方面是什么情况呢?由于全国遍地烽火,巴沙尔不得不在主要城市派驻大量兵力,只剩下弟弟马赫尔指挥的第4装甲师充当战略预备队,沿交通线实施南北机动,追剿暴露的叛军集团。在大马士革,政府军名义上有7万之众,但大多分散在远郊和市区接近地域,真正呆在市区的只有2万人的共和国卫队和1.3万人的第3装甲师。

  为了试探政府军,早在3月21日,叛军就潜入大马士革戒备森严的马扎尔区,向政府军将领的住宅射击。6月18日,大马士革郊区又发生激烈交火,45人死亡,一名参战的政府军中尉说:“让我们惊讶的是,在靠近首都的地方居然会有这么多的叛乱分子,而且火力之猛前所未有。”叛军首领里亚德判断,实施“火山”行动的条件已经成熟。

  作战经过

  7月15日下午起,叛军同时进攻大马士革的九大主要区域,到16日凌晨,战斗在大马士革全城展开,叛军到处攻击政府机关和军事设施,一些对巴沙尔政权不满的市民也开始焚烧轮胎,分散政府军的注意力,市内通往国际机场的道路也一度因战事激烈而封闭。叛军联合指挥部发言人萨德丁声称,至少有2500名叛军成员渗透进大马士革,后面还有不少于5000人的援军开来。叛军还在网上发布消息称,巴沙尔已经逃离大马士革。美国政府表示,叙利亚内战已进入“倒计时”,呼吁巴沙尔总统早做“交权准备”。

  为了扭转局面,政府军对叛军控制的街区进行炮击,并出动直升机对叛军发射火箭弹。这其中,战事最激烈的是哈里格区,那里集结了叛军主力,也是叛军从外地涌入大马士革市中心的通道,因此双方争夺异常惨烈,仅17日一天,叙安全部队就有一名副总监被打死,还有一架武装直升机被击落。

  7月18日,大马士革战场传来惊人消息:当天叙安全部门大楼遭到叛军安插的“人弹”袭击,正在开会的国防部长拉杰哈、国防部副部长舒卡特(巴沙尔总统的姐夫)、危机处理协调人图克曼尼以及情报局侦察处长马克鲁夫全被炸死,媒体惊呼巴沙尔身边的决策精英被“一锅端”了。为了鼓舞士气,19日,巴沙尔在总统府举行仪式,任命费拉杰为新的国防部长,这也是2012年内战升级以来总统首次出现在镜头里,戳穿了叛军有关总统出逃的谎言,为政府军和支持者注入强心剂。

  鉴于局势紧急,巴沙尔从外地调回第4装甲师,在首都外围建立封锁带,同时城内安全部队展开逐街逐巷的扫荡作战,将叛军压缩到小范围内,然后一举歼灭。为满足进攻需要,被称为“沙比哈”的阿拉维派民兵也从巴沙尔的老家——拉塔基亚赶来。在阿拉伯语里,“沙比哈”的意思是“鬼魂”,该武装原本是巴沙尔之兄巴希尔(后死于车祸)成立的私人武装,平时协助政府维持秩序,战时配合政府军平叛。

  7月19日开始,以第4、3装甲师和共和国卫队为核心的叙安全部队发起全面反攻。政府军用坦克开路,后边步兵战车迅速跟进,这种“坦克前驱冲锋,战车护送步兵”的“铁包肉”方式,成为政府军典型战术,旨在发扬己方装甲和火力优势。不过受到沿街建筑物遮挡,坦克视野大大降低,加上许多步兵没有下车搜索作战的勇气,因此进展缓慢。倒是1500余名沙比哈民兵充满战斗热情,他们高喊着“巴沙尔,我们愿为你去死!”的口号冲锋陷阵,许多民兵还在枪托上刻着“阿萨德,我们是你永远的沙比哈”字样。

  至于叛军方面,他们以精干小分队突袭要害设施,引诱政府军驰援,然后在半道上打伏击。19日16时40分许,位于城西的大马士革警察总局遭到袭击,政府军和沙比哈民兵分乘多辆卡车驰援,途中遭到叛军遥控炸弹袭击,数十人伤亡。叙利亚阿拉伯通讯社报道,混战期间,叛军队伍里还有几百名来自利比亚的雇佣兵,他们把当初打倒卡扎菲的战术经验传授给叙利亚的“同行”,例如在卡车上加装23毫米机关炮和防弹钢板,变成“简易坦克”,既能打击低飞的直升机,又能用平射击穿装甲车辆,还能在街道里自由穿行,让政府军头疼不已。

  虽然叛军的袭扰起到牵制作用,但随着政府军在兵力和武器方面的优势越来越明显,战场的天平日益倒向政府军一边,战至20日,被叛军控制多日的米丹区被政府军拿下,紧接着,政府军收复塔德蒙区等失地。鉴于回援的政府军越来越多,22日开始,叛军陆续撤离战区。23日,叙国家电视台宣布叛军已被彻底击败,大马士革重归平静。

  战后评价

  据交战双方公布的数字,政府军方面有97名官兵阵亡,130余人受伤,损失3辆坦克、2辆装甲车和3架武装直升机。叛军方面自称有200余人阵亡,150余人被俘,数十辆武装皮卡被摧毁。但西方媒体普遍认为,“火山”行动中,惨烈的巷战至少造成3200多名军人、叛乱分子及平民伤亡,大马士革接近四分之一的建筑物被毁。

  从交战过程看,政府军在遭受叛军袭击时没有自乱阵脚,迅速调整部署,集结起足够数量的机动兵力和重武器,对发生叛乱的地区实施梳剿,尤其是呆在市内的部队与外围承担封锁任务的援军始终保持畅通的指挥联络,因此战术配合比叛军更好,这是他们取胜的关键。反观叛军方面,他们低估了政府军的抵抗意志,以为枪声一响,就会有大批官兵阵前倒戈,殊不知经历内战之初的混乱后,政府军内部反倒更加团结了,特别是首都卫戍部队基本由巴沙尔所属的阿拉维派人士组成,且90%以上是职业军人,配备主战坦克、自行火炮和武装直升机,他们不是那么轻易就会被打败的。

  不过叛军方面也并非没有收获,他们通过“火山”行动展示了自己的力量,告诉西方他们有能力在阿萨德政权统治核心区发动攻势。政府军调动直升机、坦克、装甲车,却在数天时间内奈何不了几千叛军,巴沙尔的核心团队还被一颗“人弹”全歼。况且就在大马士革战火渐渐平息之际,7月22日开始,叙第二大城市阿勒颇也遭到叛军围攻,让巴沙尔政府措手不及,直到政府军第4装甲师在两周后北上支援,才勉强恢复了对阿勒颇的控制。

  毕晓普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新民资讯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日本为何难谢罪
   第A18版:文化新闻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文化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A25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6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健康/健体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连载
   第A31版:阅读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新民环球
   第B02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03版:新民环球/人物
   第B04版:教育/新民环球
   第B05版:军界瞭望
   第B06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7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8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美食物语/好吃周刊
   第B11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12版:吃遍中国/好吃周刊
   第B13版:好吃周刊/美食大观
   第B14版:资讯/市场之窗
   第B15版:大购网专版
   第B16版:广告
   第B17版:新民楼市
   第B18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9版:广告
   第B20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1版:广告
   第B22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3版:广告
   第B24版:广告
代号“火山”:叙首都爆发九日血战
抗日战场上中国军队的“完美武器”
新民晚报军界瞭望/战例B07代号“火山”:叙首都爆发九日血战 2015-04-09 2 2015年04月09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