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司墓地”全票通过
“作为中古时期到封建社会晚期的土司墓的发掘,证实了当时多民族统一国家的民族认同问题,填补了考古学空白,也提供了历史借鉴。”往年评选中,总有考古项目能获得终评专家一致认可,今年“全票通过”的是“贵州遵义新蒲播州杨氏土司墓地”。
土司是古代的一种民族管理制度。专家点评指出,就土司墓葬而言,很少有保存完好的。不过“杨氏土司墓地”中新发现的一块墓,属形制特殊且保存完整的高等级大墓,墓内出土了大量造型精美的金银器及相关随葬品,是继海龙屯遗址之后,贵州土司考古的重大突破。
“故宫基址”遗憾落选
据参评专家透露,北京故宫明清建筑基址此次在投票中仅以两票之差无缘“全国十大”。
之所以没有当选,专家表示主要是因为故宫明清建筑基址发掘才刚刚开展不久,目前的发掘面积不是很大,很多专家认为再发掘一段时间,或许会在现有明代遗址的基础上发现元代的遗迹,会有更多的重要发现。
其余九大发现及点评
广东郁南磨刀山遗址与南江旧石器地点群 填补了岭南地区60万年至80万年前人类活动遗迹的空白
河南郑州东赵遗址 嵩山以北地区首次发现的夏代前期的城址,为研究夏族兴起区域及西迁洛阳的路线提供了证据
湖北枣阳郭家庙曾国墓地 弥补了西周到战国时期曾国历史的缺环,出土了精美漆器及乐器乃至最早的墨的实物
云南祥云大波那墓地 展现了在战国到西汉时期作为云南地区最强大地方政权“昆明国”的面貌
浙江上虞禁山早期越窑遗址找到了中国古代青瓷制作的源头
西藏阿里故如甲木墓地和曲踏墓地 呈现2000多年前藏北地区“象雄国”的文化面貌及其与中原王朝及周围地区的文化交流
内蒙古正镶白旗伊和淖尔墓群 再现了北魏王朝时期东西南北的文化交汇盛况
河南隋代回洛仓与黎阳仓粮食仓储遗址 全面揭示了我国古代特大型国家粮仓的面貌以及粮食储存的技术水准
北京延庆大庄科辽代矿冶遗址群 研究辽代冶铁工艺技术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