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如其人”有追求
曾创作《挑山女人》《双飞翼》《甄嬛》《金缕曲》等舞台精品的剧作家李莉指出,创作出优秀作品,关键在于要沉下心来,扎根生活、体验生活,不断学习补充新知识,逐步完善自己的认知深度与人格修为。人们常说:“文如其人”,剧作家同样如此。
电视剧《平凡的世界》在全国产生了轰动效应。以自己的房屋作抵押向银行借款80万元,冒着风险向路遥家人买下小说改编权的单兰萍,为推这部荧屏力作,还买下五六百套小说向人们力荐。她说,在最困难的关键时刻,上海市委宣传部给了很大帮助,将它列为上海市重大影视创作项目并予以资金扶持,上海尚世影业和东方卫视分别参与拍摄和播出,体现了上海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否则,这部荧屏力作就不能“落地”上海。她指出,优秀作品不能跟着市场走,而应该引领市场,要有自己的艺术追求和文化情怀。
抓住机遇推力作
上影集团总裁任仲伦说,中国电影近年来迅猛发展,去年平均每天新增18块新银幕、1.7部新片,中国已是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上海及时出台了振兴上海电影发展的重要政策,加大了对上海电影产业的扶持力度,尤其在扶持促进上海创作上下了大决心、营造了大生态,这是上海电影发展的极好机遇。今年,上影将有大型史诗影片《魔咒钢琴》、翻拍红色经典《铁道游击队》以及根据著名小说改编的《盗墓笔记》《法门寺密码》《华胥引》《繁花》等重点作品。
文广演艺集团副总裁喻荣军说,今明两年,文广演艺集团将进一步聚焦“中国梦”主题,贴近现实紧抓原创,按照“三品工程”要求,推出话剧《起飞在即》《燃灯者》《长生》、多媒体音乐木偶剧《最后一头战象》、评弹音乐剧《芦苇青青》等21台新作,修改复排话剧《老大》、舞剧《朱鹮》等27台演出。
深入生活收获多
一批艺术家还结合自己的创作谈了体会。正在创作荧屏反腐大戏《生死线》的剧作家贺子壮说,生活的精彩程度远不是编剧凭空能想象出来的。他建议作家写自己想写的东西,而不是接受制片单位的“订货”,为了赚钱而随波逐流。作家要在这纷繁、充满诱惑的世界里有一点“定力”。
市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汪澜说,上海作家历来有下生活进行创作的优良传统,巴金当年深入朝鲜战场写了小说《团圆》。最近,王小鹰到苏北寻访抗战遗址,找到其父、诗人芦芒与新四军共同战斗的地方,还找到了她自己诞生地——射阳河畔芦苇荡,为的是写一部反映父辈历程的长篇力作。叶辛为写《问世间情》,多次到闵行区与外来务工者座谈。上海作协最近有8位作家深入到“陆家嘴金融城”和“张江高科”等改革开放前沿去体验生活。她指出,作协正积极探索建立“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长效机制,以鼓励更多作家沉下心来,创作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本报记者 俞亮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