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2015年04月10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新语
从点赞到打赏
关 尹
  关 尹

  一块钱买份报纸,可以看很多文章。但你无法为自己喜欢的新闻点赞,这是平媒的局限性之一。

  事实上,在网络上不仅能“点赞”,还能“打赏”了。最近两三年,互联网兴起了一种新的消费业态:打赏经济,就是如果你觉得谁的文章看得过瘾,不妨赏几个“铜板”。

  怎么赏?当然需要相应的技术支持,但这并不是难事。好多网络社区像新浪微博、起点中文、天涯等都开通了“打赏模式”,一些知名写手或网络大V更是做得风生水起,比如木子美在微博上一个月的“打赏收入”就能达到10万元级别。而那些长篇网络文学写手,如“梦入神机”据说一次也得到过100万元的打赏。

  在如今这个社会,想要读者认同你不容易,让他们掏出真金白银那更是难上加难。简单来说,谁得到的打赏多,自然谁的文章更受欢迎,倒是一目了然。比起一些网络投票,只需动动鼠标便可随便勾选,“打赏”的含金量显然更高。

  就像今年春节期间火到不行的“微信红包”,已经有不少人形成了一种习惯:得到朋友的帮忙之后,在微信里发个小红包以示谢意。“打赏”就相当于发红包,想给一块两块随意,所看重的是量,积少才能成多。

  话说回来,这跟微信朋友圈的“点赞”也差不多一个意思。但是,“赞”可以随便点,随便发钱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对读者来讲,“打赏模式”可能是个利好,因为所谓的“打赏”纯属自愿,如果不想赞助,大可只享用免费的文章。反过来说,如果一个人得到的“赏钱”越多,恐怕会更有动力、更花心思,佳作诞生的几率也就越大。

  当然,“打赏经济”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税收监管。有些名家大V在这方面的收入已不是“碎银子”了,按规定都应该依法纳税才是。

  突然想到,在将来的某一天,报纸杂志的记者们也不用开稿费了,而是靠读者的“打赏”获得收入,又会如何?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新民资讯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日本为何难谢罪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文化新闻
   第A18版:文化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财经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大购网专版
   第A25版:新民法谭
   第A26版:新民法谭
   第A27版:新民法谭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广告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申城社区
   第B01版:陆家嘴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陆家嘴金融城
   第B03版:陆家嘴金融城/自贸之窗
   第B04版:彩票世界/陆家嘴金融城
   第B05版:陆家嘴金融城/房产在线
   第B06版:金融天地/陆家嘴金融城
   第B07版:陆家嘴金融城/公司探营/金市汇市
   第B08版:理念分享/陆家嘴金融城
   第B09版:陆家嘴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B10版:基金纵横/陆家嘴金融城
   第B11版:陆家嘴金融城/证劵服务
   第B12版:城里城外/陆家嘴金融城
   第B13版:陆家嘴金融城/网上网下
   第B14版:上海花城/陆家嘴金融城
   第B15版:家装专版
   第B16版:家装专版
   第C01版:新尚
   第C02版:人物
   第C03版:摩登
   第C04版:珠宝
   第C05版:珠宝
   第C06版:妆容
   第C07版:秀场
   第C08版:潮事
“收费法定”让权力不再任性
我们为什么写小说
值得怀念的陈逸飞
从点赞到打赏
贪官的行头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2从点赞到打赏 2015-04-10 2 2015年04月1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