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美术界的领军人物徐昌酩87岁了。多时不见,电话那头依然是中气十足的桐乡官话:“你来哟,看我画了一大群‘拿摩温’(蝌蚪),蛮好白相格……”于是到他家客厅里落座,寒暄,喝茶。然后,让我看他的新作,几乎都是四尺整张的大画,构思奇特,用色大胆,形象夸张,充满了浓浓的童趣。
自然,最得意的,是那幅“青蛙迎亲图”了。昌酩老师健谈、恋旧,童年发生的事情恍若昨日。他说:今年春节,乌镇的亲友到上海来拜年,入晚,竟梦见与弟弟一起捉蝌蚪!那是油菜花盛开的季节,兄弟俩在池塘里捉了一碗又一碗蝌蚪,把家里的水缸也“染”黑了。夜里,蝌蚪长出了脚,变成了青蛙。随着一阵阵蛙鸣,它们纷纷跳出了水缸……梦醒之后的第二天清早,他就画了这张“新派”的青蛙迎亲的画。这幅新派的画新在哪里呢?笔者观察,一是构思新。昌酩老师从来没有画过那么多青蛙,这次他在四尺宣纸上画了五片大大的荷叶,停留了25只形态不同的青蛙!夸张的眼神望着荷叶下聚在一起的无数条小蝌蚪,煞是好玩!它们摇着尾巴,向着青蛙妈妈游呀游。远处,还有一些蝌蚪从水草中钻了出来……青蛙、和它们子女之间浓浓亲情画了出来。二是用色新。荷叶是淡墨的,青蛙是石绿的,蝌蚪是乌黑的,流动的水是狭长的留白。单调的青蛙和蝌蚪组织在一个平面上,舒缓、透亮、疏密得当。密集的蝌蚪排成5个半圆弧形,向着5张荷叶,极富装饰美感。三是诗意表达新。齐白石有“蛙声十里出山泉”的名作,蝌蚪从山涧小溪游出来,此地无声胜有声。而昌酩老师则把“蛙鸣声声迎亲来”引向了童话世界,这声乐交响的诗境,温暖、热烈、抒情,令观者回味无穷。
昌酩老师说:“看到中青年画家奋发有为,成绩斐然,我也要学习,玩玩衰年变法!”今年下半年,市美协将要举办“徐昌酩从艺七十年回顾展”,“总要有点新面孔向大家汇报啊,时间不等人哩。”昌酩老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