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6: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4月11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苟日新,日日新
朱玉萍
  ◆ 朱玉萍

  导语:今天是中国近现代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于右任诞辰136周年,他的草书,大巧若拙,既有碑的凝重,又有帖的灵动,用笔险劲峭拔,大刀阔斧,旁若无人,被称为“一代草圣”。

  于右任(1879年4月11日-1964年11月10日),汉族,陕西三原人,祖籍泾阳。原名伯循,字诱人,尔后以“诱人”谐音“右任”为名;别署“骚心”“髯翁”,晚年自号“太平老人”。于右任书法是以碑学为主,碑帖相融的一路,初学者实不易领会。他被称为“一代草圣”,离不开他认真钻研古碑和草书的勤奋。1929年始,从事历代草书之研究,1932年发起成立草书研究社,创办《草书月刊》。1946年游四川成都崇州街子镇光严禅院,拜读《洪武南藏》后题写“藏经楼”;集成《标准草书》千字文。或许成为“草圣”离不开天赋,但这份专注和执着才是成就他的真正原因。于右任层位新三中学书安歇校歌,终句写到:德业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何尝不是他自己的致学之道!

  书法评论家杨吉平如此评价:“于右任草书是怀素小草的继承和强化,他解决了小草的碑化问题。”“于右任草书,用笔纯为中锋,线条较为纤细(尤比其行楷书纤细得多),而圆劲一如行楷。这显然是于先生深厚的魏碑功底的作用。”“于右任草书的意义在于,他第一个将魏碑和小草书打通成一片,为碑学开创出一个新境界,为后人开拓了一条新途径,使后来的习碑者避免了许多盲目的探索,为二十世纪碑派书法大师。”得此赞誉,名副其实。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新民观察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家装专版
   第A09版:新视界
   第A10版:新视界
   第A11版:文艺圈
   第A12版:动态/文娱圈
   第A13版:文娱圈/动态
   第A14版:体育新闻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目击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海外专稿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镜头艺术
   第B06版: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新民拍卖俱乐部
   第B08版:夜光杯
   第B09版:夜光杯
   第B10版:阅读/连载
   第B11版:文明特刊
   第B12版:文明特刊
   第B13版:文明特刊
   第B14版:文明特刊
   第B15版:文明特刊
   第B16版:文明特刊
独处静隅与心灵有约
童心可鉴的徐昌酩
苟日新,日日新
桃李满蹊的赵叔孺
新民晚报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B06苟日新,日日新 2015-04-11 2 2015年04月11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