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9: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4月11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另辟蹊径巧制谜
陈汉臣
  陈汉臣

  但凡会制谜的人,总不想与别人的谜作“撞车”,最好的办法就是另辟蹊径,出奇制胜。

  汉字一字多义的特点比较普遍,因此,我们在酝酿文义“别解”当口,应尽可能地考虑撷取那些不常用的义项入谜,这样不但能大大地减少“撞车”的几率,而且还有妙趣别具的效果产生。例如有这么一条谜:以杜甫《望岳》诗句“会当凌绝顶”为谜面,打股市用语“高开”。作者巧妙地将谜面别解为“高处开会”。底上的“开”字的义项很多,作者择取其可作“举行”之意,与面上的“会”绾合,避熟就生,别具匠心。又如,有人以“喜事连连”打唐代诗僧“贯休”,也是采用蹊径另辟之道,“休”通常用作动词“休息”、“停止”或副词“不要”,较冷僻的义项是当名词用,作“欢乐”、“幸福”、“吉利”解,如成语“休戚与共”之“休”,这里则与“喜事”相扣,加上“连连”扣一“贯”字,可谓有出人意料之妙。下面如:“经常邀约”打交通名词“时速”(注:时,时常。如:学而时习之。速:不速之客之“速”,扣合“邀约”);“抢夺激烈”打剧种名“越剧”(注:“越”取其“抢夺”之字义。如成语“杀人越货”之“越”);“拦住‘咸猪手’”打电脑配件“触摸屏”(注:“屏”取其“屏蔽”之字义)等,皆有弃熟择生的特点。

  笔者最近见到两条令人瞩目的灯谜,一条是谜面借用当前热播电视剧名“何以笙箫默”,要求打五字质问语一句,经过揭晓,谜底乃“为啥管闲事”。此谜巧用笙箫为吹奏的管乐器之义项,“默”作沉默解,隐寓清闲之意,切合“闲事”二字,再佐以提问口吻扣合。而以往在灯谜中,人们常以笔扣“管”或以“管理”之意入谜,此谜却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另一条是以“满嘴不乐意”打酱菜、卤菜各一:“一口茄,门腔”(注:谜底还必须用上海话来读,谜底须读作:一口/茄门/腔,沪语“茄门”即不乐意)。作者将两样平常的菜肴拿捏在一起,巧妙运用沪语和顿读,使此谜妙趣横生,着实令人回味。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新民观察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家装专版
   第A09版:新视界
   第A10版:新视界
   第A11版:文艺圈
   第A12版:动态/文娱圈
   第A13版:文娱圈/动态
   第A14版:体育新闻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目击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海外专稿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镜头艺术
   第B06版: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新民拍卖俱乐部
   第B08版:夜光杯
   第B09版:夜光杯
   第B10版:阅读/连载
   第B11版:文明特刊
   第B12版:文明特刊
   第B13版:文明特刊
   第B14版:文明特刊
   第B15版:文明特刊
   第B16版:文明特刊
要“真专”不要“假通”
非洲凤仙花
乔老爷的心事
特殊朋友
今宵灯谜
另辟蹊径巧制谜
爱吃粢饭团
扫一扫,关注“夜光杯”
新民晚报夜光杯B09另辟蹊径巧制谜 2015-04-11 2 2015年04月11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