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在“两会”时就备受关注的话题,在3月31日由瑞士再保险举办的第二届亚洲健康研讨会上,再次成为学界、监管层和保险机构的关注话题。
瑞士再保险亚洲健康险解决方案负责人吉丽特透露了一组数据:“从2000年到2050年,中国的老龄人口(即60岁以上人口)将会有3倍的增长。”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加,长期护理服务及相关的资金需求也随之增加。
瑞士再保险Sigma报告指出,有效的(长期)护理解决方案将是未来几十年社会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全国政协委员、对外经贸大学保险学院副院长孙洁在“两会”时即提出过长期护理保险相关的议案。她提及,从商业保险公司产品开发情况来看,长期护理保险还比较滞后,从社会公众认知和政府重视程度来看,也是比较薄弱的,可以说长期护理保险在国内几乎还没有起步,不过,学界还是比较关注长期护理保险,因为它跟失能人口有关。
据国家人口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有3300万的失能人口,到“十二五”末期,失能人口大概会超过4000万人,到2050年,失能人口大概会超过5000万人。
在当前 “四二一”家庭结构中,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照顾更多的老人,老人谁来抚养,谁来赡养将会是一个大问题。
保监会人身险部主任袁序成亦在发言中指出,要大力开展长期保险制度,加快发展多种形式长期商业护理保险。
孙洁表示:“通过长期护理保险,可以把老年护理的问题社会化,筹资社会化。”不过,她同时指出,如果社会化筹资由企业来缴的话,企业已没有更多缴费空间了,建立社会保险形态一时半会还启动不了。
在老年护理保险的筹资上,孙洁曾建议,应先从城镇职工群体开始试点建立老年护理保险制度,在企业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率20%中划转6%的比例、在企业基本医疗保险缴费率6%中划转2%的比例进入老年护理保险费,这样,企业缴费中有合计8%的比例进入老年护理保险,这部分缴费同样实行社会统筹、名义账户记账管理。此外,个人在现行缴费之外,先从1%开始缴费,每两年提高一个百分点,最终逐步提高到8%。
而就其运营形式上,业界也存在分歧。有保险机构认为应该是高保障、自主选择,亦有观点认为应该是低保障、强制要求、广覆盖。目前有关运营的试点还在酝酿中。
(选自一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