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抹亮色
说起昆曲剧目大家熟知的是《牡丹亭》《长生殿》这样的爱情故事,而昆曲演员中向来受重视的是小生、小旦、小丑这“三小”。虽然现在很多京剧的传统武戏都唱昆腔,据谷好好介绍这些戏也大都源自昆曲,但由于曾出现断层,昆曲的武戏如今已经变成边缘化了,其中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全国7大昆曲院团武戏实力强的实在没几个。谷好好说“行当齐全、文武兼备”写写才8个字,坚守起来却很不容易,而上昆现在依然拥有武旦、武生、武丑、武花脸等各个行当的演员,且都是能“唱一出”的,这在全国昆曲院团中极为少见。因而上昆的剧目也往往讲究“文武兼备”。
在上昆常演的剧目中保留着《雷峰塔》,这里面有《盗草》(见上图 资料照)《水斗》《毁塔》三折武戏;在《长生殿》中保留了《进果》《合围》等武戏为特色的场次;在新编剧目《景阳钟》中有非常出彩的武戏场次《乱箭》……谷好好说“我们愿意以大戏的平台告诉大家昆曲的武戏是很美的。载歌载舞是昆曲的特色,而武戏不正是载歌载舞嘛。”谷好好认为这些戏的精彩离不开其中的武戏场次,而一个剧团的“精气神”也离不开这些武戏演员,“你们也许都不记得他们的名字,他们在舞台上也只是演一些‘绿叶’,但这都是昆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也是上昆人,也是昆曲人。”
一身伤痛
为了月中的武戏专场,这几天上昆的排练房中热闹非凡,却也不时有人受伤,受伤对于武戏演员来说几乎可以说是常态。“只要是武戏演员都会有伤,只是伤重伤轻的问题。”昆三班的武生演员季云峰“轻描淡写”地说。作为少数依然还留在舞台上的昆三班武戏演员之一,季云峰告诉记者自己的两只手腕都曾断过,“这个是《雁荡山》断的,这个是小时候去日本演出时断的……”那神气似乎在说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在新编戏《景阳钟》中,季云峰还曾在演出时因为走一个技巧而摔断了鼻梁骨,而这已经不是他鼻子第一次受伤了,季云峰说以前练耍锤时就被锤砸伤过鼻梁骨。
在谷好好的左肘部有一个明显的伤疤,她说这是在戏校时摔断了骨头,因为在肘部,当时医生认为会造成残疾,再也不能唱戏了。但伤好后歪着的胳膊硬是被谷好好掰直了,虽然现在看起来依然有些伸不直,对练功也有些影响,但44岁的谷好好这两天也依然在备战武戏专场。“我们这边断大筋的、断骨头的都有,这些人真的在做牺牲,他们用生命铸就台上的灿烂。”说到上个月在东方艺术中心演出《景阳钟》时因为走技巧出意外两只手各断了两根手指的昆四班武戏演员谢晨时,谷好好感慨地说。
一点无奈
这几天在排练中受伤的演员都是悄悄去医院,然后又来排练场,谷好好说:“没人说我不舒服别派我,都说我要上,连上个月受伤的谢晨也说我要上,因为他们觉得机会来了……”这样一种状态虽然令人感动,却也让人觉得有些辛酸。相对京剧的武戏演员或者昆剧的其他行当,昆曲的武戏演员平时的机会更少些,谷好好说“现在昆曲热是热在《牡丹亭》上、热在《长生殿》上,从推市场来说,有利于卖票打影响力肯定先用这些戏。”此外,昆曲现有的武戏数量也的确有限,这也是昆曲武戏演员出头露面机会少的一个重要原因。
而另一方面,武戏演员的艺术生命却又比文戏演员短得多,以上昆为例,如今昆三班的文戏演员正是挑大梁的大好年华,而武戏演员却大部分已经改行,谷好好说这是规律,“武戏演员最有激情和活力的一定是在二三十岁的时候。40岁是讲究味儿、份儿,讲究节奏、人物,因为他的技巧已经走下坡路了。”再加上如今戏曲演员的成名往往要借助大戏、借助得奖,在这方面武戏演员更是缺少机会。谷好好感叹说对于演文戏的主要演员来讲他们还可能有登上领奖台、被追捧的一刻,但对于绝大部分武戏演员来讲这可能是一辈子都无法企及的,“但一个完整的、精彩的戏又怎么离得开这批人。” 本报记者 王剑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