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集群指挥
此次联合集群由中俄参演舰艇混编为4个水面舰艇战术群。第1水面舰艇战术群由潍坊舰和俄“莫斯科”号导弹巡洋舰、“西蒙风”号导弹气垫艇组成;第2水面舰艇战术群由临沂舰和俄“顺利”号护卫舰组成;第3水面舰艇战术群由俄“奥特拉科夫斯基”号和“A·沙巴林”号大型登陆舰组成;第4水面舰艇战术群由微山湖综合补给舰和俄MB-31海洋拖船组成。
17日8时,中俄参演舰艇转移指挥关系,开始接受海上联合集群指挥所指挥。海上联合集群指挥员下定作战决心,通过视频系统向演习总导演报告,同时各战术群指挥所与群内各舰进行通信联络,召开战术协调会,对接下一步演习任务,并学习相关安全规定。随后,各参演舰艇按海上联合集群指挥员指令,分扇面组织机动警戒。
考验快速反应
今天,演习进入第三阶段,即维护远海航运安全行动。中俄参演兵力将按计划演练在未设防锚地组织漂泊状态的海上联合集群防空、反舰、反潜、反蛙人等行动及海上联合集群航行中的防空、反潜、反舰、防生化等行动。
中方参演舰艇编队指挥员、北海舰队参谋长姜国平介绍说,从18日到21日,演习的科目是海上防御、海上补给、护航行动和实际使用武器等演练,这次演练主要是中俄双方就维护远海航运安全课题进行的联合演练。
此次演习海域距离母港1万多公里,是中国海军距离本土最远的一次联合演习。中俄海上联合集群参谋长王培杰大校表示:“此次联演,双方参演舰艇分头机动到海区后直接开始正式演练。这对指挥员和参演官兵临机反应、快速处置能力都是一次现实考验。”
夜行赶赴演习
王培杰介绍,中国海军临沂舰、潍坊舰和俄罗斯海军黑海舰队“西蒙风”号导弹气垫艇,是当地时间12日下午,各自从俄罗斯新罗西斯克市向地中海演习海域航渡。航渡途中,经过黑海、博斯普鲁斯海峡、马尔马拉海、达达尼尔海峡、爱琴海、地中海。尤其是在通过达达尼尔海峡时,单向通道最窄处的安全水域仅有370米宽,夜间来往船舶众多,近岸背景光复杂,判断船舶航行态势困难,中国海军以良好的舰艇操控指挥能力,在没有当地海峡引水员的情况下,顺利通过达达尼尔海峡。
临沂舰和潍坊舰,于16日早晨抵达地中海演习海域,与早前抵达演习海域的微山湖舰会合,由微山湖舰为两艘护卫舰进行海上补给。 钟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