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中心周末又排队了
“以前,客户看房到签约,大约需要半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现在明显提速。”昨天中午,德佑链家塘桥店的姚文亮带着客户,在浦东房地产交易中心排队等候交易蓝村路上的一套小户型房屋,买方是一对刚参加工作的小情侣。提起楼市,姚文亮有些兴奋,前几个月来这里几乎不用排队。进入4月,交易量明显增多,周末排队等候时间要一两个小时。
在浦东房地产交易中心,大厅墙壁上张贴着房屋交易流程图,每个大厅入口处都张贴着办理项目:东厅办理内容:发件、评估、退税、咨询;西厅办理内容:核价、上下架审税、房产税登记及缴纳。
“最近一个半月,中心城区小户型交易活跃,房源供不应求。房屋挂牌后,一般会在3天内签约。以前,这些房屋签约大约要半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姚文亮笑道,他所在门店,附近有较多小户型房源,总价在200万元左右,因周边有地铁4号线、6号线,很受首次置业人士欢迎。最近一个月,已有五六套房屋挂牌,并在3天内顺利签约。
新楼盘售楼处又闹猛了
楼盘附近有哪些好学校?附近规划的医院何时投入使用?入住后,从小区到地铁是否会开通班车?昨天,记者在祝桥镇东方鸿璟园看到,部分看房者正在咨询。受自贸区和迪士尼双辐射,浦东新区祝桥板块楼盘受到不少购房者关注。“昨天,售楼处接待了约60组客户。半天内就有6组客户签订购房合同。”该项目负责人阮菊明告诉记者,进入4月,看房者日益增多,140平方米、180平方米左右的改善型户型特别受青睐,最近1月已签约200余套。
申城多个新楼盘又见“火爆”场景:松江泗泾板块的梦立方项目负责人张静波表示,项目临近地铁9号线,小三房约200多万元,对年轻的置业者很有吸引力;大宁金茂府4月18日开盘立即受到购房者的关注,截至4月30日,网签金额已超过19亿。网签数据显示,改善型住宅出现了量价齐升的态势。
上半月成交量又上涨了
5月前半月,上海市商品住宅供应量为46.6万平方米,环比上涨69.6%,同比上涨97.6%;5月前13天,申城楼市成交量为49.3万平方米,环比上涨36.0%,同比上涨138.6%;成交均价30185元/平方米,环比上涨0.4%,同比上涨12.5%。
5月前13天,成交量已经达到近50万平方米,同比环比均大幅上涨,创下近6年新高。按正常水平估算,5月成交量有望再度突破120万平方米,近两月成交量可能超过一季度成交总量。
据德佑链家市场研究部总监陆骑麟表示,4月份在新政刺激作用下,一二手房成交量飙升,给市场信心带来强有力的支撑。开发商在前期库存压力减小的情况下,也加快了入市步伐,纷纷在5月推盘。在开盘力度加大和高涨的市场情绪带动下,买方也加大了出手概率和频次,二季度成交量水平有望接近2009年同期。
一线城市房企又聚拢了
在系列利好政策发布后,上海等一线城市率先回暖。据德佑链家研究部监控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上海的宅地供应建筑面积比商品住宅成交面积少142万平方米,供不应求;北京则基本持平。但部分三四线城市,一季度土地供应的建筑面积远远超过销售面积。如潍坊一季度供应的住宅类用地建筑面积270.1万平方米,商品住宅成交量仅67.5万平方米,前者是后者的4倍;常州的供应量为289.3万平方米,成交仅158.0万平方米,两者相差131.3万平方米。
今年1-4月,北上广深成交的住宅建筑面积分别为124万平方米、184万平方米、46万平方米和4.7万平方米,纯住宅用地上海成交量最多。去年以来,房企开始大举进入一线城市。数据显示,除闽系房企扎堆入沪外,像碧桂园这类深耕三四线的房企,也开始进军上海。
“目前,三四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明显供过于求,房价持续低位,市场难以复苏。”陆骑麟分析道,一线城市楼市率先回暖,开发商对一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具有很强的信心。随着一线城市土地可供应量的逐渐减少,土地资源尤其是纯宅地资源越来越稀缺,在这些城市的土地竞争也将愈演愈烈。
本报记者 杨玉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