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2015年05月29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随笔
“中医”治社区
沈月明
  沈月明

  昨天本报刊登的通讯《茅台新苑:居民可以把钥匙交邻居》,几处细节令人感慨。

  2012年小区进行为期100天的道路改造,施工完毕,来来往往那么多车辆、行人、宠物,但这4700米的路面上没有留下一个车轮印、脚印或爪印。成果虽小,殊为不易。如果你曾注意社区新修的路面,大都留有“瑕疵”。

  由此可见茅新小区在社区公共道德方面,整体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这其中,社区居委会、志愿者所做的细致工作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修路期间,业委会负责人和热心业主每天蹲点在施工现场,还有志愿者守护着水泥刚凝固的道路,指引车辆、路人绕路行走。各个楼组自愿包干,路修到哪幢楼,哪幢楼的业主就下来与居委干部一起监督工程。

  很显然,同样一个居民小区,茅台新苑的居民素质初始不可能天然高于上海其他社区,但在社区管理者和志愿者的不懈努力下,居民们受教育,被感召,渐渐同化了所有人,以有道德有修养为荣,以粗鄙无礼失德为耻。

  涉及所有业主的老房改造,在哪个社区都是老大难问题。茅新业委会工作室的做法依然是不厌其烦,对症下药。居委会书记说,各楼层地坪更新刷涂时,为确保楼道地坪平整,居委会和业委会工作室的志愿者“磨破嘴皮,跑断腿”。一户一户业主上门告知,请居民错峰出行,遇到不理解的业主,耐心做解释工作。老小区的绿化往往是“绿多花少”,业委会又制订出绿化调整方案,物业公司负责每年对背阳、过密的桂花、黄杨、香樟等树种移植,业主认养树木,解决了树木过于茂密扰民问题,小区的绿化布局更趋合理。根据绿地各种石块多,影响树木生长的情况,小区开展多次拾石头、补种草坪、移植树木的义务劳动。

  社区管理工作,特别是年代久、问题多、人员杂的老小区,对居委会、业委会都是极大的挑战。而茅新小区的管理手法,就像中医治疗老年病、慢性病,一味一味药慢慢调,一个一个关慢慢过,有耐心,有爱心,惭惭将社区培养成一个和谐健康的机体,养成积极向上的精气神。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时政新闻
   第A04版:焦点/时政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焦点/民生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记忆中的抗战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新民资讯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互动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娱乐
   第A22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4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5版:家装专版
   第A26版:家装专版
   第A27版:财经新闻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连载
   第A31版:阅读
   第A32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3版:军界瞭望/国防教育
   第B04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5版:新民法谭
   第B06版:新民法谭
   第B07版:新民法谭
   第B08版:目击
   第C01版:新尚
   第C02版:摩登
   第C03版:摩登
   第C04版:潮事
破除“唯证是从”监管思维
“中医”治社区
攀高枝
万众创新,政府革新要先行
忽悠
当文学变成文凭时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5“中医”治社区 2015-05-29 2 2015年05月29日 星期五